一、山东陈姓来历?

2014年7月8日陈姓来源于妫姓,陈姓人是舜帝的后裔在舜当天子之前,尧把他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并让他们居住在妫 河边。于是舜的后代便称为妫姓。

二、陈姓祖籍哪个省?

河南

陈氏源于宛丘(今河南淮阳),望于固始(今河南固始县)、盛于颍川(今河南长葛),南开闽漳,遍及全球。如今,陈姓是全国第五大姓氏,总人口约为7000万人,仅次于李姓、王姓、张姓、刘姓这四大姓氏。在全国分布上,陈姓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特别是在广东省,陈姓是人口数量最多的姓氏。根据此前的统计数据显示,陈姓在广东省的人口比例达到了10%。

三、江苏省泗阳八集集南王姓历史来源?

根据甘肃兰州王立珍和江苏泗阳王克勤、王克军的联合共同考证,兰州三槐堂什川王氏76世(太子晋为一世祖)的仲才公之四弟仲节公,与江苏泗阳桃源王氏始迁祖仲节公实为同一人,详见他们的《关于兰州什川王氏七十六世 仲节公与江苏桃源王氏始祖仲节公为同一人之考证》联合考证报告。该考证报告从兄弟三人播迁在外信息吻合;取名排行和神主存名吻合;世系年代吻合;谱载出生时间吻合等四个方面分析论证确认了什川王氏七十六世仲节公与江苏桃源王氏始祖仲节公为同一人,他们两支是同源同宗。

经考证,桃源王氏始祖仲节公的上源世系为:

56世王言—— 57世 彻—— 58世 祜——59世 旦——60世 素——61世 巩——62世 时——63世 华—— 64世 性——65世槐卿—— 66世 埴——67世 汉—— 68世 棠—— 69世 佑——70世 德政——71世 灿——72世:福,灿之子,字廷臻,居山东青州之诸诚,配徐氏——73世:贵,福之子,居青州之诸诚,避居济南新城之曹村,配诸城郭氏女,生五子:权、干、溱、存、伍——74世:存,贵四子,明初由新城移居兰州,配口氏,生二子:训、泳。75世:泳,存次子,配陈氏,生四子:仲才、仲仁、仲耘、仲节。——76世:仲节,迁江苏泗阳桃源王氏支始迁祖。

据兰州和泗阳两地王氏成员考证,兰州王氏的七十六世(以太子晋为始祖)“仲节”公和泗阳王氏始迁祖“仲节”公实为一人。

江苏三槐堂桃源王氏宗谱于康熙五年六世祖士升公创修。宗谱《原始系》记载:“其神主之存者,自仲节公起,其字久昏没,不能考其年月日时。”又,《三槐堂王氏旅台族谱》记载:“本支原籍山西太原……我先祖仲节公兄弟三人,播迁至江苏省泗阳县(原为桃源县)北乡定居……”

以上资料证明:泗阳“三槐堂桃源王氏”的始迁祖确为“仲节”公,其兄弟三人迁播外乡,一人留在兰州。两地情况吻合。

四、姓氏起源八个字?

1、李。关于这个姓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最开始是关于李树,就是现在夏天常吃的李子。也有说来源于嬴姓,祖先是东夷人,这个东夷,是个族,此人姓皋名陶,他担过任舜的一个官,叫大理,也就是现在的法官,就以官命为理姓,理和李在古字中相同,后来改为李。商朝时,有个周的同姓后裔在四川建立大成国。后来也有说李姓源于赏赐封姓。

2、王。对于“王”的解释,历来都有不同的看法。但不管怎么说,在古代,王,毫无疑问是权贵的代表,君王、王侯均是有权有势的人。王姓的来源主要是妫、姬等姓。今天姓王的人,大部分是东周时姬姓的后人,起源地在今山西太原。

3、张。这是个象形字,就像是一个人拉着一张弓,始祖名为挥,相传他是皇长子的其中一个儿子,他创造了在我国历史上有深远影响的武器——弓箭,由于对推动社会变革的作用巨大,所以皇帝封挥为弓正,也作弓长。以后就有了张姓,根源地为现在河南。

4、刘。这个姓氏也是来源于其他的姓,其中主要是祁姓和姬姓。最早是在夏朝出现了刘姓,那时候还是帝尧的子孙,起源地也是在河南。

5、陈。陈姓出自于古代八大姓中的妫姓,算是舜的子孙后人。有一个说法就是陈姓的始祖是舜的几十代后人,然后来到了一个叫陈国的地方为官,因而得“陈”。其起源地也是在河南。

6、杨。杨姓源自于姬姓,当初周宣王把儿子封到杨国,其后代就都用杨当作姓,起源的地方呢,是在我们现在的陕西省。

7、赵。赵姓出自于我们比较熟悉的嬴这个姓,赵氏祖先本是平庸之人,因为帮助了周穆王平息了一场战乱,人生发生了巨大改变,赵姓的命运就此开始。周穆王分给了始祖一座城,名为“赵城”。这可是可以光宗耀祖的一件大事啊,因而后人都以赵作为姓氏。其发源地在如今的山西省。

8、周。周姓同样出自于姬这个姓,祖先是皇帝的一位得力大臣,姓周,又恰好被分封到了周国,因而他的后人就都姓周了。周姓的发源地也是在山西省。

五、王的姓氏起源简短故事20?

王氏周灵王长子太子晋,称王子晋,因直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 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形成琅琊王氏、太原王氏。

六、长乐陈氏起源?

第一世 轸 字元公,齐章王建季子,章王生三子,长子升,仍传田姓,次子柏,以王者之后改王姓(应郎玡王),季子即公,齐为秦所灭,公奔楚,初事威王为从约长怀王元年,帅师功亟谷关,公为左大夫,襄王元年为楚相驻河东三城,封颍川侯,赐姓陈氏为颍川陈氏鼻祖(颍川封即今之陈县),生于楚宣王丁卯八月初三子时,卒于考烈火王元年已亥十月初二巳时,配吴氏封颍川郡,君合葬许昌城西三里平原山,生子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