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几个舰队?
清朝时四大水师:北洋、南洋、福建、广东水师 北洋水师:1888年正式成立。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 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主要军舰大小共有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舰队实力曾是东亚第一,世界第九(采用当年《美国海军年鉴》排名,前八名分别为: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沙皇俄国、普鲁士帝国、西班牙帝国、 奥斯曼帝国、意大利帝国、美国)。后由于种种原因逐渐落后日本。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它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南洋水师:职责主要负责江浙一带的海防事务,由1875年新升任的两江总督、南洋大臣沈葆祯受命开始在经营福建船政的同时筹办南洋海防。1884年初具规模,至甲午战争前,实力仅次于北洋海军。1888年,正式成军。在1909年南北洋海军合并后,作为独立舰队的存在正式消失。 福建水师: 是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阿思本-李泰国舰队因指挥权问题故不在其列),由福州船政局节制。同时也是当时装备国产化程度最高的一支近代化舰队。1884年中法战争之前,规模,实力均为国内之首。1909年,清政府将福建水师与广东水师、北洋水师、湖北水师以及南洋水师,合并重编为巡洋舰队和长江舰队;独立的福建水师就此解散。 广东水师,也叫广东海军,清朝末期部署于南海区域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直接建立在旧绿营水师编制的基础之上,长官为广东水师提督,受两广总督节制,主要基地设在广州黄埔。广东海军的特点是成立时间早,舰船数量多,种类繁杂,规模小。但仍是装备近代化舰船。甲午海战前,广东海军的旗舰是广甲号无防护巡洋舰。
中国海军发展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在人民解放军陆军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1949年3月24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热烈庆祝“重庆”号巡洋舰官兵起义,指出中国人民必须建设自己强大的国防,除了陆军,还必须建立自己的空军和海军。1949年4月4日,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张震奉中央军委命令,到达江苏省泰县白马庙乡,建立渡江战役指挥部,接受国民党起义投诚舰艇,组建一支保卫沿海沿江的海军部队。1949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领导机构在白马庙乡成立,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委,人民海军从此诞生。1989年3月,中央军委批准确定1949年4月23日为人民海军成立日。 1950年4月14日,海军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这是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和指挥的海军部队最高领导机关,肖劲光任司令员,刘道生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同年任命王宏坤为副司令员,罗舜初为参谋长,后相继组建了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和北海舰队。1953年2月,毛泽东主席视察海军舰艇部队,为5艘舰艇写下了5张同样的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50年来,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人民海军不断发展壮大。陆续组建了海军水面舰艇部队、海军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部队和海军陆战队五大兵种体系。 海军陆战队员在进行步坦协同训练
北洋舰队是什么意思?
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政府建立的三支近代海军中实力和规模最大的一支。
北洋水师1888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他的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也直接促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
1999年正式加入中国海军的是什么舰队?
深圳号导弹驱逐舰(英文:Shenzhen missile destroyer,舷号167),属于旅海级(051B型)导弹驱逐舰的第一艘。
1995年于大连红旗船厂开始建造,1997年下水,1998年10开始海上试航,1999年2月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并成为旗舰,其母港设在广东湛江。深圳舰作为051B型导弹驱逐舰的第一艘,被誉为“中华第一舰”。
2017年2月,深圳舰完成武备升级回归部队恢复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