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月指的是哪六种?

通常称:荷月、伏月、焦月、署月、烦暑、溽(rù)暑、精阳、遁月、天贶、极且月、荔月

荷月:六月三伏赤日炎炎,许多植物在酷夏的灼烤下无精打采,只有荷塘中的荷花亭亭玉立,精神抖擞,因而,便称之"荷月"

伏月:俗话说:三伏之中逢酷热,意思是三伏乃一年中最热的天气。由于三伏中的初伏、中伏大都在六月,所以六月被称为"伏月"。

焦月:指农历的六月,因六月赤日炎炎,万物渐焦,故得名。

指旧历六月。因其在一年中气温最高,故称。 清 厉荃《事物异名录·岁时·六月》:"《尔雅》:'六月为且。'按且月,或云:'一作焦月。'六月盛热,故曰焦。"

暑月:六月的记忆,是和酷热相伴的,东风消停,大地如蒸,小暑、大暑节气也大都在六月,人们把六月称之为"暑月"。

烦暑、溽(rù)暑:在闷热、潮湿的天气中,人们的心情也会因此而烦躁不堪,所以六月别称"烦暑"、"溽暑"。

遁月:从古到今,人们总是想尽各种办法避暑,成为"遁月",遁是避开的意思,六月即避开酷热,寻找清凉,还是人们在六月的心愿。

天贶:江南梅雨季节一过,家家户户在六月初六天贶节这天开箱倒匣,把衣服、书籍拿到露天曝晒,以免霉烂。称"天贶"。"贶"是"赠、赐"的意思。

精阳:六月精阳 ” 六月21,22,23日是每年夏至日期,《黄帝内经》说:阴气或阳气盛到极点就叫至(冬至,夏至),阴气或阳气平分就叫分(春分,秋分),夏至是阳到了极点,所以叫精阳,就是纯阳。

极且月:指农历六月。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元和郡县补志》:"今《补志》所刊序下,有 卢 氏自记岁月云:' 乾隆 四十年青龙在乙未极且月。'极且月者谓六月,是月建癸未也。以月阳配月名,自《史记》'月在毕聚'之文始,好古者多用之。

荔月:六月近秋,渐渐伴着瓜果的成熟,个中翘楚便是令妃子乐得合不拢嘴的荔枝,所以六月又称荔月。

二、农历六月叫什么月?

农历六月天气热了,也进入伏天了,所以六月俗称五仿六月!意思是一年进入最热的天气。

三、1-12月分别是什么月?

一至十二月别称:

1、正月:孟春、寅月、嘉月、首阳、献岁、早春、元月、端月。

2、二月:建卯、夹仲、丽月、酣春、花朝、仲春、花月。

3、三月:季春、姑先、桃月、辰月、莺时、末春、蚕月、桐月。

4、四月:槐序、孟夏、麦春、乾月、除月、麦候。

5、五月:建午、炎月、天中、午月、幕月、仲夏、蒲月。

6、六月:季夏、林钟、征暑、荷月、遁月、精阳。

7、七月:早秋、兰秋、首秋、建中、上秋、相月。

8、八月:仲商、中秋、壮月、桂月、仲秋、南宫。

9、九月:朽月、霜序、菊月、暮秋、无射、咏月。

10、十月:良月、子春、孟冬、初冬、坤月、吉月。

11、十一月:冬月、建子、葭月、畅月、复月、黄钟、寒月。

12、十二月:建丑、严月、腊月、嘉平、残月、冰月。

四、四月份俗称什么月?

四月份俗称槐月

一年有十二个月,每个月都有雅称:一月称为柳月、二月称为仲春、三月称为桃月、四月称为槐月、五月称为蒲月、六月称为荷月、七月称为巧月、八月称为仲秋、九月称为菊月、十月称为露月、十一月称为仲冬、十二月称为腊月。所以其中四月称为槐月,而五月称为蒲月。

五、一月叫端月,二月叫杏月,三月叫桃月,四月叫槐月,五月叫榴月……十二月叫腊月,六月到十一月叫什么?

六月到十一月叫什么?

六月为荷月、七月为巧月、八月为桂月、九月为菊月、十月为阳月、十一月为葭月。


扩展资料:

農曆十二個月的別名

一月:正月、陬(讀周音)月、孟陬、端月、孟春;二月:如月、杏月、仲春;

三月:桃月、季春;

四月:餘月、清和、槐月、孟夏;

五月:皋月、榴月、蒲月、仲夏;

六月:且月、荷月、伏月、季月;

七月:相月、巧月、孟秋;

八月:壯月、桂月、仲秋;

九月:玄月、菊月、季秋;

十月:陽月、小陽春、孟冬;

十一月:辜月、葭月、仲冬;

十二月:除月、臘月、嘉平、季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