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言绝句的四种平仄格式?

七言绝句(七绝)的四种基本平仄格式即:①平起首句入韵,②平起首句不押韵,③仄起首句入韵和④仄起首句不押韵

上述四种平仄格式虽看起来变化各异,但无外乎在其句中的平仄上均严格遵循着“替”、“对”、“粘”的规则。现以格式①为例作一具体分析,一旦明白其中规律,则各种平仄格式便会顺手拈来。

平起首句入韵,即表示首句平声开始(格律诗的平仄注重点均在句中2、4、6及句尾位置),句尾以平声押韵。依照“替”的规则,七言格律诗2、4、6位序的平仄必须依次交替(变化),这样2位平,4位仄,6位再平,尾字押韵必须平,其基本平仄格式就确立了:(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这里补充一点的是,七言格律诗句在避免出现孤平、三平尾、三仄尾等弊病的前提下,其1、3、5位序的平仄是可平仄不计较的(下同)。

依据“对”的规则,七言绝句的第一句和第二句,第三句和第四句之间,在关健位序对应的平仄必须对立(相反),又因七绝的第二、四句必须一押韵(押平声韵),这样第二句的平仄格式就为:(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再依据“粘”的规则,七绝的第二句和第三句(相当于格律诗两联句相邻的两句)在关健位序对应的平仄必须一致(如同粘贴般),第三句句尾又必须是白脚(不押韵),这样第三句的平仄格式就是:(仄)仄(平)平平仄仄。

第四句又与第三句相对: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总体就是:平起首句入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二、七绝仄起平收格式?

仄起平收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比如唐李白写的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此诗平仄格式: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七绝格律对照?

七绝的格律要求:

韵律:每句都要求押韵。

字数:每句七个字。

平仄:每句有四个平仄。

前后句呼应:前后句呼应或对仗,意境协调,情感贯通。

七绝格律对照表:

韵脚平起首仄次起平次叠仄终句仄韵〇〇〇〇平韵〇〇丨丨

其中,“平起首”表示第一句的第一个字是平声,而“仄次起”表示第二句的第一个字是仄声,以此类推。如果两句的韵脚都是平声,则第一句的第四个字必须是平声,以满足平仄的要求。如果两句的韵脚都是仄声,则第一句的第四个字必须是仄声。

四、七绝新韵平仄格式?

第一种:逢一、二、四句押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第二种:逢二、四句押平韵,句首不用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第三种:逢一、二、四句押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第四种:逢二、四句押平韵,句首不用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五律和七律八种平仄格式?

格律诗有四种基本格式。即“仄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仄收”,“平起平收”。而格律诗从字数上来分,又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两种格式对应四种平仄关系,就成为八种平仄格式。五律,仄起仄收,起句:仄不平平仄。仄起平收,起句:仄仄仄平平。

平起仄收,起句:平平平仄仄。

平起平收,起句:平平仄仄平。七律。仄起不收,起句: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起平收,起句,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起平收,起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起仄收,起句,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干收,起句:平平仄仄仄平平。

六、七言平仄口诀?

七言绝句平仄规律口诀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诗歌体裁

律诗的平仄对仗基本口诀:

七律

仄起仄收,起句: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起平收,起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起仄收,起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起平收,起句: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律诗也叫“七律”。

其格律严密,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代表作品有崔颢的《黄鹤楼》、杜甫的《登高》等。

一、句数和字数固定。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其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称为“颈联”,七、八句称为“尾联”。

二、押韵严格。全篇四韵或五韵,一般逢偶数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要同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还要求按韵书中的字押韵。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七言律诗根据首句是否押韵,可分为首句入韵和首句不入韵两种格式,其中首句入韵为正格,与五言律诗不同。

三、讲究平仄。即要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根据首句头两字的平仄,七言律诗分为平起和仄起两体。

四、要求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七言律诗以首联、尾联都不对仗为常格。

七律的平仄格式有四种 附:( )中 可平可仄

第一种:【平起平收首句入韵式】

逢一、二、四、六、八句押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 平 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 平 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第二种:【平起仄收首句不入韵式】

逢二、四、六、八句押平韵,首句不用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第三种:【仄起平收首句入韵式】

逢一、二、四、六、八句押平韵。

(仄)仄 平 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 平 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 平 平仄仄平「韵」。

第四种:【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韵式】

逢二、四、六、八句押平韵,首句不用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韵」。

典型例诗

《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

【仄起平收首句入韵式】【押 一先 an 韵】

逢一、二、四、六、八句押平韵。

第三句和第四句、第五句和第六句对仗。

(仄)仄 平 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 平 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 平 平仄仄平「韵」。

锦jǐn 第三声 仄起

弦xián 韵母an 第二声 平

年nián 韵母an 第二声 平

鹃 juān 韵母an 第一声 平

烟yān 韵母an 第一声 平

然rán 韵母an 第二声 平

查韵表,五字为:

平水韵:一先; 中华新韵:八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