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保证正确划分施工段?
由于施工段内的施工任务由专业工作队依次完成,因而在两个施工段之间容易形成 一个施工缝同时,由于施工段数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流水施工的效果。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
1.同一专业工作队在各个施工段上的劳动量应大致相等,相差幅度不宜超过10%-15%2.每个施工段内要有足够的工作面 ,以保证相应数量的工人,主导施工机械的生产效率,满足合理劳动组织的要求。
3.施工段的界限应尽可能与结构界限相吻合,或设在对建筑结构整体性影响小的部位,以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性。
4.施工段的数目要满足组织流水施工的要求,施工段数目过多,会降低施工速度,延长工期,施工段过少,不利于充分利用工作面,可能造成窝工。
5.对于多层建筑物,构筑物或要分层施工的工程,应既分施工段,又分施工层,各专业工作队依次完成第一施工层中各施工段的任务后,再转入第二施工层的施工段上作业,依次类推,以确保相应专业队在施工段与施工层之间,组织连续,均衡,有节奏地流水施工。
二、施工段数与施工过程数的关系是怎样的?
两者关系:将施工对象在平面或空间上划分为若干个劳动量大致相等的施工段落,也称流水段.施工段的数目是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之一,属于空间参数.划分施工段的目的就是为了组织流水施工
三、主体工程施工段的划分?
施工段划分要求:有利于结构整体性、尽量利用伸缩缝或沉降缝,在平面上有变化处以及留槎而不影响质量处;分段应尽量使各段工程量大致相等,以便组织等节奏流水,使施工均衡、连续、有节奏;段数的多少应与主要施工过程相协调,以主导施工过程为主形成工艺组合;分段的大小应与劳动力组织相适应,有足够的工作面。
四、施工过程和施工段的区别?
1、区别1:
①施工过程:施工各个工序和全过程。
②施工段:施工某个阶段。
2、区别2:
①施工过程:可分多个施工段。
②施工段:可包括几个施工工序。
〈仅供参考〉
五、什么是施工缝?施工缝留设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施工缝指的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先浇筑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
1、墙、柱竖向施工缝,墙体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内外墙施工缝留在内墙距外墙100mm处,施工缝处绑两道钢板网(墙体竖向施工缝按流水段划分图位置留置)。水平施工缝,留置在板、主梁底面上25mm。
2、基础底板与外墙施工缝留设在底板标高以上320mm处(预留20mm的浮浆层剔凿量);墙顶水平施工缝留置高出顶板底标高25mm处(预留20mm浮浆层剔凿量) 。所有地下室外墙水平施工缝均须在缝中埋设止水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