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陕西省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促进消费增长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通过实施“消费促进七大行动计划”,充分激发消费活力,促进消费稳定增长

《行动方案》明确,至2024年,多层次的消费促进体系日趋完善,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水平明显提高,城乡消费市场环境持续改善,消费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全省限额以上单位超过1.4万家,年均净增1000家以上,质量结构进一步优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3万亿元,年均增长8%以上,实现纵向进步、横向进位,努力建设西部消费强省。

“消费促进七大行动计划”包括商品消费提档行动、服务消费扩容行动、消费平台升级行动、消费品质提升行动、市场主体培育行动、市场供应保障行动和消费环境优化行动。主要任务包括:激发汽车消费,扩大家电消费,对市、县配套发放汽车消费券、家电家居消费券,省级财政按一定比例予以补贴;促进成品油消费,提振餐饮消费,鼓励市(区)配套发放餐饮消费券,鼓励餐饮企业对消费者让利销售;提升电商服务水平,对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的重点限额以上单位,给予一定奖补;积极创建消费中心城市,支持西安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创建10条省级示范步行街和50个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每年在全省重点打造10个夜间经济示范聚集区,三年内创建10至20个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加快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每年建设改造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30个、乡镇商贸中心300个、新型乡村连锁便利店3000家,年均新增农村网商(店)3万家,培育1至2个国家级农产品产地专业市场,建立完善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县域商业体系,积极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此外,我省将培育发展首发经济,扩大中高端进口商品消费,推广陕西名优产品。同时,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健全规范标准体系,完善消费信用体系,强化市场秩序监管。省级财政根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质效,对每半年、每年度和2022年一季度增长较快较好的全省3强消费市(区)、10强消费县(市、区),给予一次性奖励,全年各市、县奖励金额分别不超过300万元、100万元。(记者 崔春华)

中国现代阶段文化的具体措施是?

6月2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2021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有关情况。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耿军在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不断健全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具体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的举措:

一是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推进“上云用数赋智”,发展线上演播、数字创意、数字娱乐、网络视听、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型业态,改造提升动漫、演艺、娱乐、工艺美术等传统文化业态。

二是推进区域城乡文化产业协调发展。落实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带和产业群建设,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推动形成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格局。

三是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完善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制度机制,健全消费设施,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新型消费,支持各地制定消费促进政策和举办消费活动,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及试点城市、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

四是激发文化市场主体活力。优化文化企业发展环境,完善文化企业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的骨干文化企业,支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向“专业化、特色化、创新型”方向发展,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基地。

五是促进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双向融合、相互促进,推动旅游演艺等融合业态提质升级,建设一批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六是深化文化产业国际合作。构建务实高效的多层次政府间文化产业政策对话机制,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产业合作,布局一批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打造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文化品牌。

七是完善投融资服务体系。进一步深化文化、旅游与金融合作,鼓励金融机构打造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金融服务产品,推进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建设,推广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支持和引导文化企业直接融资。

耿军介绍,文化和旅游部还策划了文化新型业态培育、数字文化产业标准建设、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提升、文化产业展会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文化产业投融资促进、文化产业和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