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中国旅游百强县排名?

11月2日,竞争力智库、中国经济导报社和北京中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在北京联合发布《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报告2021》,发布了“2021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永嘉县名列第40位,是温州地区唯一。

此前,今年7月,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北京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也曾发布一份,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名单,永嘉排名第68位。

据悉,本次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评价对象为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1871个县域(不含县级市辖区)。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主要考察县域旅游资源富集度、旅游经济活跃度、旅游设施完善度、生态环境优势度、政府推动实效度、旅游品牌美誉度等六个方面,六个分项指数集合成竞争力指数,竞争力指数前100名即为中国旅游百强县市。

二、汨罗市介绍?

汨罗市

湖南省岳阳市代管县级市

汨罗,简称罗城,由岳阳市代管。地处湖南省东北部,紧靠洞庭湖东畔、汨罗江下游。汨罗市东部、东南部分别与长沙市长沙县、望城区接壤,西邻湘阴县和沅江市,北接岳阳县,东北与平江县交界。因境内有汨水、罗水会合,其下游名汨罗江,因以名市,总面积1562平方公里,[32]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汨罗常住人口为632246人。[31][28]拥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乐抬阁故事会”,是“中国龙舟名城”“中华诗词之乡”,被誉为“端午源头、龙舟故里、诗歌原乡”“蓝墨水的上游、文化人的圣地”。[1][28]

汨罗江是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著名爱国诗人屈原行吟求索、投江殉国之地,现有屈子祠、屈原墓等纪念屈原的古迹建筑,建有屈子文化园、屈子书院等旅游景点。汨罗市交通发达,京广铁路、京广高铁、107国道、240国道、京港澳高速及复线、210省道纵贯南北,平益高速、536国道、308省道横贯东西。[1]

汨罗农业基础坚实,是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生猪调出大县。2021年,汨罗入选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第95位、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10强。2019年3月,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汨罗市名列其中。[2][1]

2021年,汨罗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63.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91.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7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9229元、23139元。[1]

三、中国县域百强排名?

“2021中国县域综合实力百强榜”中有4个来自江苏省,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苏州市太仓市。百强榜中共有19个省份的县域榜上有名:江苏省上榜21个,浙江省上榜17个,山东省上榜12个,广东省9个。江苏不愧是中国第一综合强省,全国综合百强县区的数量是广东的两倍以上。

四、中国县域统计年鉴 2021?

一、《中国县域统计年鉴(县市卷)-2021》是一部全面反映我国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资料性年鉴,收录了2020年全国2000多个县域单位的基本情况、综合经济、农业、工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资料。

县域旅游消费数据(2021年旅游消费数据)

二、本卷的资料范围包括全国除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外的县、旗、县级市和上报资料完整的市辖区,行政区划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

三、本卷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县(市)社会经济主要指标;二是按公共财政收入分组的县(市)资料;篇末另附主要指标解释。

四、本卷的资料来自2020年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报。

五、本卷空栏有如下情况: (1)该项数据较小,不够规定单位。 (2)该项指标在当年没有统计任务,没有统计数据。 (3)该项指标未掌握确切数据。

五、2021全国百强县名单出炉?

百强县作为县域经济的排头兵,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领航员”、县域社会治理水平提升的“探路者”、县域营商环境优化的“试验田”、区域协同发展的“加速器”。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深耕县域研究领域十余年,对县域产业发展具备较强的顶层设计和资源链接能力。中心自2016年起连续发布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成果,力求借力县域经济百强标杆,引导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年8月4日,由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2021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正式发布。研究分综合篇、百强县篇、案例篇,其中,综合篇从经济体量、产业结构、财政实力等多维度对中国县域经济进行全方位透视;百强县篇聚焦新时代百强县高质量发展新担当、新作为、新举措、新动力、新机制,全面解码2021赛迪百强县新特征、新趋势特征、新方略;案例篇从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等维度分析典型县域发展经验,以期为其他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2021年赛迪百强县

六、2021县域影响力排行榜?

第二十一届县域经济百强县在东部有73个,中部19个,西部8个,东北1个;分布在18个省区,其中安徽4个,福建6个,广东1个,贵州2个,河北3个,河南5个,湖北3个,湖南4个,江苏24个,江西3个,辽宁1个,内蒙古2个,山东16个,陕西1个,四川1个,新疆1个,云南1个,浙江23个。与上届相比,东部增加2个,中部和西部各减少1个,东北持平,疫情影响下县域经济百强县显现出地区非均衡格局强化趋势。

县域质量谁最优?

第二十一届全国县域现代化发展质量基本指数A+优等级县市共有51个,优等率2.73%;东部35个、中部13个、西部3个,优等率分别是东部8.47%、中部2.73%、西部0.36%;分布在全国10个省份,具体是:浙江17个,江苏14个,湖南6个,安徽5个,四川3个,山东2个,福建、河北、河南和江西各1个,呈现出东中西多省分布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