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郎才尽有何典故?

“江郎才尽” 源于中国唐代诗人、作家、书法家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

诗中有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其中“欲穷千里目”是意欲深入探究事物的内在(形而上)意义,“更上一层楼”是想表达将继续超越自我,不断雕琢修炼。

而民间则因为将“江钟琴笔”(原句为"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错误理解为“江郎才尽”,从而形成了这个成语。

二、江郎才尽成语故事主要内容概括?

江郎才尽的典故(江郎才尽的典故50字)

江郎才尽的故事:南朝文学家江淹,自小写得好文章,成为名噪一时的文学家;江淹罢职回家时,停船在禅灵寺,夜里他梦见一个自称张景阳的人让他还给他锦缎,张景阳见锦缎只剩下几尺,就将其送给了江淹;江淹又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让他还给他五色笔,江郎把笔归还了;等江淹醒来后,写起诗文就写不出名言佳句了。

江郎才尽的出处

  江郎才尽出自南朝·梁·钟嵘《诗品·齐光禄江淹》。原文如下: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郎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