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凶猛的动物是谁?

古代最凶猛的动物是穷奇,饕餮,混沌,梼杌

一,穷奇凶残指数:3颗星。特殊技能:百毒不侵。

外貌像老虎,大小和一头老牛一般,长有一双翅膀。身上的毛如刺猬一般坚硬,额头上呢,却长有两只淡黄色的龙角,嘴是鹰喙的样子。关于它的样貌,我综合了《山海经》里“海内北经”和“西山经”两篇里不同的描述,由此可见,这种怪物的模样完全是古人假托什么上古时代杜撰出来的动物,反正你也没看到过,就说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你能怎么着?

不过,关于穷奇,说它是凶兽,还是有原因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东西它不是食草动物啊,它是食肉动物也就罢了,关键是它是喜欢吃人肉啊,这下就可怕了。《海内北经》记载其“食人从头始”,你说瘆人不瘆人?不过它最恶劣的是什么呢?在《神异经》中记载:穷奇经常飞到两人争吵或打斗的地方,将有理的一方的人的鼻子咬下来;而如果有坏人做了坏事之类呢,穷奇反而会去捕捉野兽来送给坏人,鼓励他多做坏事。这是什么逻辑?

既然穷奇如此可恶,这种凶兽自然被人赋予某种负面形象之上。传说他是西方天帝少昊的儿子。在《左传·文公十八年》、《史记·五帝本纪》中就有关于他来历的描述,说这个少昊有一个儿子道德品行恶劣,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人就管他叫做穷奇,最后被流放驱逐到西北方。

既然是传说,就出现了另一种说法,在《后汉书·礼仪志》中说“穷奇食蛊”,就是说这个怪兽呢可以分辨有毒的饮食,把有毒的东西吃掉,防止人吃了中毒,你看,这里的穷奇完全是正面形象了。

二,饕餮。凶残指数:5星。特殊技能:吞噬万物。

古书《山海经·北次二经》描述其形状是羊身人面,眼睛呢长在胳肢窝,虎的牙齿,手却是人的手。这个外貌也是够奇葩的,就是不明白,古人为什么要这么杜撰呢,眼睛长在腋下,长不长有意义么?搞笑呢?

还有一种说法,说这个饕餮是龙的九个儿子之一,因为它比较好吃东西,所以呢就把它的形象抽象化,艺术化了,古人喜欢把饕餮纹作为装饰纹铸造在青铜器和画在一些礼器上。《吕氏春秋·先识》载:“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

《神异经》这样说饕餮,身多毛,贪如恶狼,好自积财,不食人谷,名曰饕餮。

同样,饕餮也被赋予在对应的人物身上。《左传·文公十八年》里记载,说它是缙云氏(缙云氏是炎帝的后裔)的儿子,贪于饮食,还特别喜欢受贿索贿,侵占财物的心理十分贪婪,就是有多少钱财也不够他索取。

饕餮具有吞噬万物的能力,但是过于贪婪,最后的结果就是自己把自己撑得肚皮爆炸而死,所以被引申为贪得无厌的象征。不过今天,很多美食家也喜欢比喻自己为老饕,这里其实就是调侃自己能吃的意思了。

三,混沌。凶残指数:4星。特殊技能:不死不灭。

混沌这种凶兽,长得狗的外形,毛很长,熊掌一样的四只脚,有眼睛看不见东西,有耳朵听不见,有腹部没有五脏六腑,有肠子是直肠子,吃东西直接通过。还有的说它形状肥硕,滚圆的样子,浑身通红,长六个翅膀六条腿,没有五官,听不到看不到却通晓音乐歌舞,普通人类是无法看到它的,因为混沌就是无形之中的一种存在,遇到品德高尚的人混沌会施以暴行,而遇到恶人混沌反而会听从指令。就混沌这不分好坏的逻辑思维,自然被人定性为四大凶兽之一了,一点也不冤枉它啊。

混沌对应的人传说中是灌兜,曾加入过炎黄部落,与舜激战过后兵败致死,死后怨气滋生,化为混沌。

据说混沌这种凶兽,具有不死不灭的状态,这是什么状态呢?也许就是虚无的一种怨气的存在吧。

四,梼杌。凶残指数:4星。特殊技能:吞吐息壤。

说实话,要不是写这篇文章,查了一下资料,还真不认识这两个字。梼杌,也叫做傲狠、难训,顾名思义,从名字来看就是穷凶极恶的怪兽。据说此种怪兽人面、猪口、虎腿,尾巴有八尺长,在西方称霸,能吃人,只知道进攻不知道退却。

这里说一下梼杌吞吐的息壤,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能自己生长,永不减耗的土壤。《山海经·海内经》中说,这种息壤可以用来堵塞决堤的洪水。

它对应的是北方天帝颛顼(xu,一声,黄帝的曾孙)的儿子,《左传·文公十八年》说,梼杌这小子好赖话全不听,油盐不进,平时为非作歹,谁也阻止不了他,他做什么事情都是顽固不化。梼杌通俗一点说就是棒槌的意思,梼杌的特点就是实心,一窍不通,桀骜不驯。所以,在古代,演变成用来比喻顽固不化,态度恶劣的人。

妄想山海饕餮皮肤怎么获得?

无法获得。

因为妄想山海饕餮是虚构的神话生物,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中,也没有相关的生产或者购买渠道。

如果想了解妄想山海饕餮相关的文化信息,可以阅读各种书籍、绘画、动漫等相关的艺术作品,但是无法真实获得它的皮肤。

饕餮,笔画有多少?

答:饕餮,笔画: “饕”字22画,部首是“食”部,笔画顺序:竖、横折、横、横、竖折折钩、竖、横、横撇/横钩、撇、横、竖弯钩、撇、横折弯钩/横斜钩、撇、捺、点、横折、横、横、竖提、撇、点。

2.

“餮”字18画,部首是“食”部,笔画顺序是:横、撇、横撇/横钩、点、撇、捺、撇、撇、撇、撇、捺、点、横折、横、横、竖提、撇、点。

餮虢和饕餮啥区别?还是两者只是名字不同?

餮为贪食,虢为虎所抓画之迹,又是周代的国名,我认为这个词是生硬捏造出来的,并无甚具体含义,所以只好把单个字的本义提供出来。 饕餮,读音tāo tiè,是传说中的龙的第五子,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 。古书《山海经》介绍其特点是:羊身,眼睛在腋下,虎齿人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就吃什么,由于吃得太多,最后被撑死。后来形容贪婪之人叫:“饕餮”。在游戏、小说、漫画、影视作品中均有相关形象。

上古四大鬼兽?

上古四凶兽分别为混沌、饕餮、穷奇和梼杌,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它们是舜帝流放到四方的四个凶神。

饕餮,是传说中龙的第五子,是一种存在于传说、想象的神秘怪兽。《山海经》中“狍鸮”指的就是饕餮。龙生九子,为: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螭吻、饕餮、椒图、蚣蝮等。

穷奇,据《山海经》记载,穷奇长得很像老虎叫起来像狗,全身有粗硬的鬃毛,前腿处有一双翅膀,它有上天入地和能听懂人类的语言。

梼杌,《神异经·西荒经》中有云:“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犬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

混沌,传说中,混沌状如犬,似熊而无爪,有目而不见,有两耳而不闻,有腹无五脏,行走而足不开。混沌虽然没有五官,却能够通晓歌舞曲乐。

饕餮共有多少笔画?

饕餮一共40画.

饕餮

tāo tiè 

基本释义

(书)(名)①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②比喻凶恶贪婪的人。③比喻贪吃的人。

近义词

近反义词解析

贪馋

馋嘴

反义词

节约

节食

详细释义

1.

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怪物。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以为装饰。

2.

比喻贪得无厌者,贪残者。

3.

特指贪食者。

4.

比喻贪婪;贪残。

5.

贪婪地吞食。

6.

相传为 尧 舜 时的四凶之一。

7.

复姓。

8.

网络释义

中国古代神话中“饕餮”指的是一个凶兽。传说中是一个极为贪食能吃的恶兽,网友比做如金的吃货。

相关例句

1.

不管饕餮的时刻怎样吞噬着一切,咱们要在这一息尚存的时候,发奋博取咱们的声誉,使时刻的镰刀不能伤害咱们。

2.

然而若不是用爱和公平来交易,则必有人流为饕餮,有人流为饿殍。

3.

喂养心灵当如饕餮之徒,又如贪婪之人,他们的注意力总在未得之物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