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治有后裔吗?

一共有12个孩子,八个儿子,四个女儿。

儿子

1、长子燕王李忠,宫人刘氏所生。

2、次子原悼王李孝,宫人郑氏所生。

3、三子泽王李上金,宫人杨氏所生。

4、四子许王李素节,萧淑妃所生。

5、五子孝敬皇帝李弘,武后所生。

6、六子章怀太子李贤,武后所生。

7、七子唐中宗李显,武后所生。

8、八子唐睿宗李旦,武后所生。

女儿

1、义阳公主李下玉,萧淑妃所生,下嫁权毅。

2、高安公主,萧淑妃所生,先封为宣城公主,下嫁王勖。

3、安定思公主,武后所生,早夭,麟德元年追封安定公主,谥号思。

4、太平公主(有人依《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认为她本名叫李令月),武后所生,下嫁薛绍,又嫁武攸暨。

扩展资料:

1、李忠

李忠(643年-664年),字正本,唐高宗李治庶长子,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长兄。母为宫人刘氏。李忠生于东宫,初封陈王,官任雍州牧。永徽三年(652年),立为太子。

显庆元年(656年),唐高宗废黜李忠的太子之位,改封梁王,授任梁州都督(一作梁州刺史)。同年改任房州刺史。显庆五年(660年),唐高宗将其废为庶民,迁居黔州,囚禁于黔州李承乾故宅。

麟德元年(664年),武则天指使许敬宗陷害李忠与宰相上官仪、宦官王伏胜谋反,李忠被赐死在黔州住所,时年二十二岁。神龙元年(705年),追封燕王,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

2、李孝

李孝(?—664年),唐高宗李治第二子,母为宫人郑氏。永徽元年(650年),封许王,与弟李上金、李素节同日封王。永徽三年(652年),拜为并州都督。

显庆三年(658年),累除遂州刺史。麟德元年(664年)去世,赠益州大都督,谥号悼。神龙初年,追赠原王、司徒、益州大都督。

3、李上金

李上金,祖籍陇西成记,唐朝皇室。唐高宗李治第三子,唐中宗李显、睿宗李旦异母兄,永徽元年被封为杞王,两年后遥领益州大都督。

之后被数次改变封地和爵位,载初中,武承嗣要求周兴诬告李上金、李素节谋反,后来李素节在南龙门驿被杀害,上金得知后相当恐惧,遂上吊自杀。武后改其姓为虺氏。

4、李素节

李素节(648年-690年),唐高宗李治第四子,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异母兄,母萧淑妃,唐朝宗室。李素节聪明好学,深得其父唐高宗宠爱,初封雍王,官拜雍州牧。

李治怎么死的(李治死后谁)

后任岐州刺史,改封郇王。其母萧淑妃遭武则天杀害后,李素节被贬任申州刺史。乾封初年(666年),唐高宗下令,以李素节长年患病为由,不再召唤他进京朝见。

李素节因此知道武则天猜忌他,于是作《忠孝论》来表明心中想法,但这却引起武则天对他更加愤怒,将他降封鄱阳郡王,安置袁州。

仪凤二年(677年),李素节遭禁锢终身,迁到岳州安置。武则天临朝后,改封葛王,后进封许王,历任岳州刺史、舒州刺史。

天授元年(690年),李素节遭诬告,被勒令进京,在龙门驿被缢杀,时年四十三岁,以庶人之礼安葬。李素节之子李英等九人同遭诛杀,唯独四子李琳、李瓘、李璆、李钦古尚属年幼。

才得以幸免于难,长期囚禁在雷州。唐中宗李显即位后,追封李素节为许王,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许州刺史,以礼改葬,陪葬乾陵。

5、义阳公主

李下玉(640年?-691年),中国唐朝皇帝唐高宗李治的长女,始封义阳公主,萧淑妃所生。母亲死后,在冷宫中长大。

6、高安公主

高安公主(649年-714年),中国唐朝皇帝唐高宗李治的次女,开始封宣城公主,萧淑妃所生。因母亲萧淑妃争宠失败的缘故,与姐姐义阳公主李下玉一起被囚于掖庭宫。

咸亨二年(671年),宣城公主嫁颍州刺史王勖。天授二年(691年),王勖参与了反对武则天的行动,被杀,宣城公主被禁锢。

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等人发动了神龙革命,兵变逼迫武则天退位,唐中宗复辟,以宣城公主进封长公主,实封千户,开府置官属。

唐睿宗李旦即位,宣城公主食邑加实封五百,改封高安公主。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五月,在长安永平里家中去世,享寿六十六岁,陪葬乾陵。

二、李治驾崩的真相?

关于李治之死,通行的说法是病逝。

660年之后,李治经常出现头晕目眩的症状,虽然也在医治,但是总不见好,而且还在一点点加重,目不能视。

也正是在这段期间,武则天从开始插手政治,到后来慢慢能够主导政局,李治察觉不妥,想要废后,结果武则天抢先一步向他申诉,这个念头也就被搁下了。

不过,李治是放下了,协助李治拟诏的上官仪却被诛三族,这也是日后上官婉儿极其痛恨武则天的缘故。

病情恶化,导致李治实在是难以处理政务,武则天的势力也就越来越大,不过实权仍旧是握在李治的手里的,他将武则天的政敌拜相,扳倒武则天的支持者,被武则天杀死的王皇后的族兄也得到重用,出台一系列训诫,用以压制武家人的势力。武则天对此也是无可奈何,一直到李治最终因病去世。

乍一看,武则天干预政治似乎是因为李治病了才偶然接触,但若是其他人可能也就不会被联想到夺取皇位上,但武则天不同,她心狠,有手腕,没办法让人不多想。

当李治病重时,御医的意见是对脑进行针灸,按理来说如果真心想要李治好起来,也不是不可能试一试,但是武则天确认为这是想要害李治,或许也是不希望李治真的好起来。

如果上面这件事还能被解释为武则天心存警惕,但是当李治痛苦难耐的时候,她建议李治去中岳嵩山举行封禅大典,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看到李治难受的样子,却还让他长途跋涉去祈求风调雨顺,祈求皇帝长命百岁,不管怎么说,都是非常不合情理的吧?李治最终没有答应,也许他也想去,但实在是有心无力,他经不起长途颠簸。

李治的病,或许只是一个巧合,正好给了武则天干预政治的机会,但她的一些作为又难免让人不会多想。事实真相已经无从得知,通过猜测去判断一个人也不大公正,不过作为皇帝,武则天也还是很有能力的。

三、李治死的时候武则天几岁?

李治死的时候武则天60岁了。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李治在位三十四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四、唐高宗李治是李世民第几个儿子?

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李世民一生,有长孙皇后和七位后妃及一个后宫宫女为他生了十四个儿子。其中:皇后长孙氏生:恒山王李承乾(1)、濮王李泰(4)、高宗李治(9);杨妃生:吴王李恪(3)、蜀王李愔(6);阴妃生:庶人李祐(5);燕妃生:越王李贞(8)、江王李嚣(11);韦妃生:纪王李慎(10);杨妃生:赵王李福(13);杨氏生:曹王李明(14);王氏生:蒋王李恽(7);后宫宫女生:楚王李宽(2)、代王李简(12)。李世民其他还有子女:长孙皇后生女:长乐公主 李丽质城阳公主晋阳公主 李明达新城公主)襄城公主汝南公主 李宇南平公主遂安公主豫章公主(长孙皇后养女)巴陵公主(下嫁柴令武),下嫁柴绍与平阳公主之子柴令武,永徽四年与房遗爱谋 反,被唐高宗赐死。显庆中追赠为北景公主普安公主东阳公主临川公主 李孟姜(母韦贵妃)清河公主 李敬兰陵公主 李淑晋安公主安康公主(关于安康公主,唐史只有一句话:“安康公主,下嫁独孤谋。”)

新兴公主高阳公主(合浦公主)金山公主常山公主

五、王勃死后唐高宗什么心情?

这一年是上元三年,当时唐高宗无意间看到了《滕王阁序》,随后就赞不绝口,还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唐高宗对《滕王阁序》进行赞美的同时,其实当时的王勃早已离世,只不过唐高宗还不知道这个事实,唐高宗随后派人去找王勃,而下人的回答让唐高宗感到很悲伤,因为从下人的口中唐高宗得知了事实的真相,王勃已经离世。

唐高宗对王勃的死感到心痛,而且久久不能平复,只剩下一句可惜。

王勃的才华得到很多人的赞叹,就连唐高宗也认为王勃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可见王勃注定会流芳百世,但是王勃的早逝确实很可惜,如果他能再多活几年,他将会给世人留下更多传世名作,也会有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