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有哪几种民族?
缅族、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若开族
缅甸联邦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the Union of Myanmar),简称缅甸(Myanmar),是东南亚的一个国家,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员国。西南临安达曼海,西北与印度和孟加拉国为邻,东北靠中国,东南接泰国与老挝,首都为内比都,人口5458万(2020年4月),共有135个民族,全国8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全国分7个省、7个邦和2个中央直辖市。
缅甸1044年形成统一国家,先后经历了蒲甘王朝、东吁王朝和贡榜王朝。
1824年至1885年间英国先后发动了三次英缅战争并占领了缅甸,1886年英国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
1948年1月脱离英联邦宣布独立,成立缅甸联邦。
1974年1月改称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88年9月,以国防部长苏貌为首的军人接管政权。1988年9月改名为“缅甸联邦”。
2008年5月,新宪法规定实行总统制。2011年2月,缅甸国会选出吴登盛为缅甸第一任总统。
2016年3月,缅甸联邦议会选出吴廷觉为半个多世纪以来缅甸首位民选非军人总统。
2021年2月1日,缅甸总统温敏、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及一些民盟高级官员被军方扣押。4月16日,缅甸联邦议会代表委员会宣布成立民族团结政府,温敏任总统。
缅甸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以农业为主,从事农业的人口超过60%,农产品有稻米、小麦、甘蔗等,缅甸为东盟成员国,已加入东盟自贸区、中国—东盟自贸区、韩国—东盟自贸区、日本—东盟自贸区、印度—东盟自贸区,2019年,缅甸国内生产总值760亿美元,人均1407美元。
中文名:缅甸联邦共和国
外文名:The Republic of the Union of Myanmar;Myanmar(英语)
ပြည်ထောင်စု သမ္မတ မြန်မာနိုင်ငံတော်(缅甸语)
简称:缅甸
所属洲:亚洲
首都:内比都
rcep成员国名单?
名单如下:
发起国:东盟十国(即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文莱,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
受邀国:
中国
日本
韩国
新西兰
澳大利亚
cep是欧盟还是东盟?
CEP是欧盟对药品质量体系的认证,是全球门槛最高的药品认证之一,也是药品进入欧盟市场的通行证,素有进驻欧美市场“绿卡”之称。
大家都在问
缅族、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若开族
缅甸联邦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the Union of Myanmar),简称缅甸(Myanmar),是东南亚的一个国家,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员国。西南临安达曼海,西北与印度和孟加拉国为邻,东北靠中国,东南接泰国与老挝,首都为内比都,人口5458万(2020年4月),共有135个民族,全国8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全国分7个省、7个邦和2个中央直辖市。
缅甸1044年形成统一国家,先后经历了蒲甘王朝、东吁王朝和贡榜王朝。
1824年至1885年间英国先后发动了三次英缅战争并占领了缅甸,1886年英国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
1948年1月脱离英联邦宣布独立,成立缅甸联邦。
1974年1月改称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88年9月,以国防部长苏貌为首的军人接管政权。1988年9月改名为“缅甸联邦”。
2008年5月,新宪法规定实行总统制。2011年2月,缅甸国会选出吴登盛为缅甸第一任总统。
2016年3月,缅甸联邦议会选出吴廷觉为半个多世纪以来缅甸首位民选非军人总统。
2021年2月1日,缅甸总统温敏、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及一些民盟高级官员被军方扣押。4月16日,缅甸联邦议会代表委员会宣布成立民族团结政府,温敏任总统。
缅甸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以农业为主,从事农业的人口超过60%,农产品有稻米、小麦、甘蔗等,缅甸为东盟成员国,已加入东盟自贸区、中国—东盟自贸区、韩国—东盟自贸区、日本—东盟自贸区、印度—东盟自贸区,2019年,缅甸国内生产总值760亿美元,人均1407美元。
中文名:缅甸联邦共和国
外文名:The Republic of the Union of Myanmar;Myanmar(英语)
ပြည်ထောင်စု သမ္မတ မြန်မာနိုင်ငံတော်(缅甸语)
简称:缅甸
所属洲:亚洲
首都:内比都
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全文?
中国—东盟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
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于2019年11月3日在泰国曼谷出席第22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
忆及2018年11月14日发表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2016年9月7日发表的《第19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联合声明》以及2017年11月13日发表的《中国—东盟关于进一步深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的联合声明》和《中国—东盟产能合作联合声明》,致力于拓展和深化互利合作,进一步加强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
重申中方支持东盟实现《东盟愿景2025》目标的努力,支持维护东盟在不断演变的区域架构中的中心地位;
认识到“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对接合作有助于区域互联互通、和平稳定、经济繁荣和可持续发展,欢迎双方共同努力进一步密切中国—东盟合作,赞赏地注意到中方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愿景;
注意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五大重点合作领域,以及《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提出的可持续基础设施、数字创新、无缝衔接的物流、良好的规章制度、人员往来五大战略目标;
认识到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的共同重点领域对于提升中国与东盟互联互通水平的重要性,这将有助于促进区域各项互联互通战略对接,实现互利共赢;
认识到《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和2019年4月27日于北京发布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报》中的共同优先领域,进一步认识到东盟十国均已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双边合作文件,赞赏“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对接取得的进展和创造的机遇;
重申中国和东盟致力于“一带一路”倡议和《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对接,加强区域互联互通,注意到东盟区域倡议“东盟印太展望”提出开放、透明、包容和东盟中心地位等原则,并将互联互通再联通作为优先合作领域;
赞赏促进“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互利互惠、高质量合作的努力,以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发展目标。注意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平等合作精神,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和开放、绿色、廉洁理念。
在此声明:
一、欢迎东盟在《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框架下,启动东盟各国首批经济可行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优先项目,通过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利用各方投资,加强和完善现有经济走廊和运输通道建设,鼓励中国积极支持东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融资,推动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电力和通讯等领域的互联互通,营造更好的商业和投资环境;
二、利用私人资本促进东盟创新性基础设施融资。鼓励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丝路基金等基金充分利用私人资本、加强能力建设,通过区域内多样化和可持续的融资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三、落实《关于修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项下部分协议的议定书》,促进相互间的贸易投资,进一步探索产能等其它共同感兴趣的合作领域;
四、重申坚定维护世界贸易组织等以规则为基础、开放、透明、非歧视、包容的多边贸易体制,坚决反对日益上升的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
五、进一步重申致力于在2019年结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共同达成一个现代、全面、高质量和互利共赢的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六、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机遇,扩大创新、智慧城市、数字经济、供应链和劳动力数字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信息通信技术、电子商务、中小微企业等领域合作;
七、支持东盟智慧城市网络建设,应对快速城镇化带来的挑战。欢迎将2020年确定为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
八、支持教育、青年、旅游、人力资源、科技、媒体、智库和地方政府等领域合作,打造中国—东盟菁英奖学金旗舰项目,加强民生领域合作,促进民心相通;
九、通过中国—东盟相关合作机制促进政策对话,增进相互理解,密切互联互通合作;
十、支持互联互通再联通倡议,注意到现有次区域合作机制下持续加强的互联互通合作,包括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三河流域经济合作战略、中国—东盟东部增长区合作等,均有助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十一、依托东盟互联互通协调委员会同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合作委员会中方工作委员会会议等有关双多边平台,加强互联互通倡议和具体项目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的落实和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