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通常是用来指什么?

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区别:

1、定义不同:

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换句话说,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以国防为例,尽管人口数量往往处于不断增长的状况,但没有任何人会因此而减少其所享受的国防安全保障。

非排他性是与排他性相对应的。排他性是指排斥他人消费的可能性,即如你在使用一件产品时别人就不能使用,或当你能完全拥有一件产品时,别人就不能拥有。

2、侧重点不同:

非排他性重点强调该产品消费人群的范围,不排除任何一个人对它的消费。

非竞争性重点强调消费数量和质量,即增加一个消费者并不减少任何一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数量和质量。

什么是在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产品?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区别(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区别是什么)

纯粹公共产品是指那些为整个社会共同消费的产品。严格地讲,它是在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是任何一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都不减少别人对它进行同样消费的物品与劳务。

准公共产品亦称为“混合产品”,这类产品通常只具备上述两个特性的一个,而另一个则表现为不充分。

自来水、高等教育、基础设施等属于准公共产品,环境保护不存在排他性,不是为某个人而是为所有人享有的公共产品,属于纯粹公共产品。

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是?

具有有限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是准公共产品。

准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或有限的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它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如教育、政府兴建的公园、拥挤的公路等都属于准公共产品。对于准公共产品的供给,在理论上应采取政府和市场共同分担的原则。

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区别?

在非竞争性方面,部分人从该产品中获得的利益不会影响其他人从该产品中获得的利益,受益者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非排他性也意味着没有人可以拒绝消费这个产品,即使他不愿意。

非排他性侧重于该产品的消费者范围,不排除任何人对其的消费。非竞争力重在消费数量和质量。

非排他性还包含一层含义:任何人都不可能不让别人消费。非竞争力根本不需要在生产中投入额外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