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的“我”“他”“尊称成年男子”用什么字来表示?
不带谦逊意思的“我”主要有:余、吾、予、我。而古人一般情况下说到自己的时候,都会用谦称。主要有如下区别:
古代君主自称孤、朕、寡人、不谷。一般人自称臣、仆、愚、蒙、区区、不佞、不敏、不肖、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小人、小可、后生、晚生、侍生等。
他,第三人称代词,先秦时期还没有地道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在文章中用之、其、彼、厥。
“之”作第三人称代词时一般作宾语,意思是“他(她/它)”,如“求之不得”.也有作指示代词,定语,意思是“这”,如“之二虫又何知?”
其,既可作主语、宾语,“他”,如“知其不可而为之”,又可作定语,“他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还可作指示代词,“那”,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彼,和“其”相似,也可作“他”或“他的”,为一般用法,用于尊长者或伟人较不礼貌.如“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也可作指示代词“那”,如“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厥,“他的”,如“大放厥词”、“厥功至伟”.
尊称成年男子
1、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或美称,相当与现在的先生。
2、夫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敬称,语气比重于称`子`。
3、父(读第三声)——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对老年人的尊称。
4、父(读第四声)——父亲或男性长辈之称。
5、甫——古代男子的美称。
6、丈夫——古时称成年男子为丈夫,并不专指女子配偶。
7、匹夫——本指一个人,古代多指平民中男子,或一般人。
8、须眉——古代称男子为须眉.古曾以男子须眉稠秀为美,故有此称。
中国“谦词”与“敬词”知多少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
【先】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太】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称朱元璋为洪武皇帝,称朱由检为崇祯皇帝,称玄烨为康熙皇帝,称弘历为乾隆皇帝。
【圣】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拜】用于自己的行为动作涉及对方。如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拜辞:指告辞对方;拜访:指访问对方;拜服:指佩服对方;拜贺:指祝贺对方;拜识:指结识对方;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拜望:指探望对方。
【奉】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如奉达(多用于书信):告诉,表达;奉复:回复,多用于书信;奉告:告诉;奉还:归还;奉陪:陪伴;奉劝:劝告;奉送、奉赠:赠送;奉迎:迎接;奉托:拜托。
【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请保存;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来临;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惠赠:指对方赠誉(财物)。
【恭】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如恭贺:恭敬地祝贺;恭候:恭敬地等候;恭请:恭敬地邀请;恭迎:恭敬地迎接;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
【垂】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如垂爱、垂怜(都用于书信):称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垂青: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垂问、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贵】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问人要做什么;贵庚:问人年龄;贵姓:问人姓;贵恙: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贵国:称对方国家;贵校:趁对方学校。
【高】称别人的事物。如高见:高明的见解;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高龄:称老人(多指六十岁以上)的年龄;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龄;高足:称呼别人的学生;高论:称别人的议论。
【大】尊称对方或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大伯:除了指伯父外,也可尊称年长的男人;大哥:可尊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男人;大姐:可尊称女性朋友或熟人;大妈、大娘:尊称年长的妇女;大爷:尊称年长的男子;大人(多用于书信):称长辈;大驾:称对方;大师傅:尊称和尚;大名:称对方的名字;大庆:称老年人的寿辰;大作:称对方的著作;大札:称对方的书信。
【敬】用于自己的行动涉及别人。如敬告:告诉;敬贺:祝贺;敬候:等候;敬礼(用于书信结尾):表示恭敬;敬请:请;敬佩:敬重佩服;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
【请】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如请问:用于请求对方回答问题;请坐:请求对方坐下;请进:请对方进来。
【屈】如屈驾(多用于邀请人):委屈大驾;屈就(多用于请人担任职务):委屈就任;屈居:委屈地处于(较低的地位);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光】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如光顾(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称客人来到;光临:称宾客到来。
【俯】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如俯察: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理解;俯就: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职务;俯念:称对方或上级体念;俯允:称对方或上级允许。
【华】称对方的有关事物。如华诞:称对方生日;华堂:称对方的房屋;华翰:称对方的书信;华宗:称人同姓。
【老】用来尊称别人,有时特指老年人。如老伯、老大爷、老太爷:可尊称老年男子;老前辈:尊称同行里年纪较大、资格较老、经验较丰富的人;老兄:尊称男性朋友;老总:现代尊称领导人(多和姓连用)。
【叨】如叨光(受到好处,表示感谢):沾光;叨教(受到指教,表示感谢):领教;叨扰(受到款待,表示感谢):打扰。
【雅】用于趁对方的情意或举动。如雅教:称对方的指教;雅意: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指正批评。
【玉】用于对方身体或行动。如玉体:称对方身体;玉音(多用于书信):尊称对方的书信、言辞;玉照:称对方的照片;玉成:成全。
【芳】用于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芳邻:称对方的邻居;芳龄(多用于年轻女子):称对方的年龄;芳名(多用于年轻女子):称对方的名字。
贵尊如何称呼?
一、敬辞
1、“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如:
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
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
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
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
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
2、“惠”: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如:
惠临、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存:请别人保存自己的赠品。
3、“垂”: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如:
垂问、垂询:指对方询问自己;
垂念:指别人想念自己。
4、“赐”:敬辞,指所受的礼物。如:
赐教:别人指教自己;
赐膳: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
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信。
5、“请”: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什么事。如:
请问:希望别人回答;
请教:希望别人指教。
6、“高”:敬辞,称别人的事物。如:
高见:指别人的见解;
高论;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
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
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
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
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
7、“华”:敬辞,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如:
华翰:称别人的书信;
华诞:别人的生日;
华厦:别人的房屋。
8、“贤”:称呼对方,多用于平辈或晚辈。如:
贤弟、贤侄等。
9、“奉”敬辞,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对方。如:
奉送:赠送;
奉还:归还;
奉劝:劝告;
奉陪:陪同。
常用敬辞:
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大家都在问
高足:赞扬别人的弟子本领高强,用作敬辞。例如:***那真是武艺高强啊,我听说那是您的高足?
还有一种解释,高足是指良马;骏马。犹言高才。
高足是什么意思?
高足:赞扬别人的弟子本领高强,用作敬辞。例如:***那真是武艺高强啊,我听说那是您的高足?
还有一种解释,高足是指良马;骏马。犹言高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