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南针的资料?
指南针的资料:
1、指南针的起源可追溯到我国战国时期,当时有一种称为“司南”的指南器具,那就是指南针的雏形。东汉王充在《论衡》中对司南形制作了描述:“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2、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北宋时期,人们发现了人工磁化的方法,人工磁体开始代替天然磁石,磁针代替了磁勺。
3、航海指南针发明后,作为印度洋主要航行者的阿拉伯人最先得到指南针。欧洲人又从阿拉伯人手中得到了指南针。到了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时,指南针早已成为哥伦布航海最重要的技术保证。
4、指南针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人类发展史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科学史家清楚,最早解答“指南针为何能够指南”问题的并不是中国人,而是英国科学家吉尔伯特。
二、指南针对世界文明有什么贡献?
指南针也叫罗盘针,是我国古代利用磁石指极性制成的指南仪器。我国最早关于使用指南针的传说是4000多年前的黄帝。据说黄帝联合炎帝与蚩尤打仗时,由于发生大雾,黄、炎部的士兵们认不清方向,吃了败仗。后来,黄帝造出了一种指南车,能在雾中认清方向,终于打败了蚩尤所率的部落,成为中原地区的统治者。我们自称“炎黄子孙”也就从此而来。
指南针发明后很快就被应用于航海。我国人民首创这种仪器导航方法。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并不排斥天文导航,二者可配合使用,这更能促进航海天文事业的进步。
中国使用指南针导航不久,指南针就被阿拉伯海船采用,并经由阿拉伯人把这一伟大发明传到欧洲。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磁针从阿拉伯人传至欧洲人手中在1180年左右”。1180年是我国南宋孝宗淳熙七年。中国人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比欧洲人至少早80年。
欧洲在11世纪左右,才用浮在水上的磁针制成指南针。1250年左右,在地中海地区指南针的磁制已装在有度的卡片上面,并以中央旋轴保持平衡。
16世纪,人们把指南针镶在常平架上,在船上发挥作用。19世纪铁船用指南针要装上一片弗林德斯顿铁,以校正船的磁力所引起的误差。20世纪制成的船和飞机用陀螺罗盘仪指南针。根据旋转顶点稳定姿态与星体有关的原理,陀螺罗盘有两大优点:既不因接近金属而偏转,双指向真正北而不是磁北。
1908年德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此类实用仪器。最优良的指南针是美国人斯波里所制,1910年在“德拉威”号船上试验成功,很快就被美国海军采用。
可以这么说,近代航海事业之所以能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
可以说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一项发明,它在军事、经济、航海意义重大,推动近代的地理大发现有重大影响。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导致了以后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和麦哲仑的环球航行。这大大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日常生活在没有卫星之前,都得需要指南针出门。
指南针对新航路开辟有影响,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指南针:推动了航海技术与人们的探索精神,方向的确认使人们大胆地向未知的陆地海洋前进,促使地理大发现与环球航行的出现,使世界连为一体。
三、四大发明为哥伦布提供什么?
四大发明为: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其中指南针为航海指示方向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四大发明为哥伦布提供了指南针。
四、四大发明中哪个发明者是沈括(?
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约公元1033~1097年),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北宋时期中国许多重大的科学发明,例如活字印刷、指南针等应用技术,都是借助于沈括的记载而得以流传的。指南针能指南,但还必须为它创造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条件。
沈括在他《梦溪笔谈》一书中,提到了指南针的几种用法。一是水浮法,把指南针放在有水的碗里,使它浮在水面,指示南北方向。二是指甲旋定法,把磁针放在手指甲上轻轻转动后来定向。三是碗唇旋定法,把磁针放在光滑的碗边通过旋转磁针来定向。四是缕悬法,在磁针的中部涂一点点蜡,用一根细丝线沾上蜡后,悬挂于空中指南。这种悬挂式指南针,必须在无风处使用,但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根据试验,沈括认为这四种方法中,要算缕悬法最好。因为指甲和碗边上很光滑,指南针容易掉下去。而使用水浮法时,水若振荡,针就难以静止下来了。
沈括在900年前提出的这四种方法,有的至今仍有实用价值,如现代的磁变仪、磁力仪的基本结构原理,就是采用了沈括所说的缕悬法原理。而航海中使用的重要仪表罗盘,也大多是根据水浮磁针这一原理设计而成的。
沈括还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磁偏角的人。“磁偏角”是怎么一回事呢?
那是因为地球上的磁极和南极、北极稍微有一点偏差。指南针的N极和S极,沿磁子午线分别指向北磁极和南磁极,磁子午线和地理子午线是不一致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兴用,科学上叫做“磁偏角”。世界各地的磁偏角是不同的,有的偏东,有的偏西。
沈括在(梦溪笔谈》第24卷中写道:“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磁偏角记录。在西方,真到公元1492年哥伦布在横渡大西洋时才发现磁偏角这一现象,比沈括晚了400多年。
指南针发明后,很快用于航海,对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也是最早把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