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熔融状态的定义是什么?
熔融状态:指原在常温下是固体的物质,这个物质一定是纯净的物质而不是混合物,在一定温度下达到熔点变成液态物质,有液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叫该物质的熔融状态。例如单质铝的熔点是六百点三七度时成为液态。熔融状态只对纯净物而言,如果虽是固体物质但属混合物,则没有固定的熔点,也不存在熔融状态,例如玻璃。
又有些固体物质在加热时,不经过液态过程,直接变成气态物质叫升华,由于不经过液态,因而也不存在熔融状态,例如碘。 在熔融状态下的反应的反应条件一般是高温。一般使用的是熔融状态的延伸概念,即高温。
二、什么是熔融状态?
常温下是固体的物质在达到一定温度后熔化,成为液态,称为熔融状态。也是液态,只是在常温下不稳定。熔融状态是化学中使用的名词,对应物理中即为熔化过程中的固液共存状态。只有晶体在熔点时可能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三、熔融状态是什么?
水溶液是指这种物质溶解在水中的溶液。熔融状态是指这种物质加热至融化成为液体的状态。例如,铁在高温情况下变成铁水。二者的区别:水溶液是一种混合物,可以不是高温状态。而熔融状态是一种纯净物,且状态必须是在高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