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溶液的蒸汽压、凝固点、沸点名词解释?

溶液的蒸汽压:一定外界条件下,液体中的液态分子会蒸发为气态分子,同时气态分子也会撞击液面回归液态这是单组分系统发生的两相变化,一定时间后,即可达到平衡。平衡时,气态分子含量达到最大值,这些气态分子撞击液体所能产生的压强,简称蒸汽压。

凝固点是晶体物质凝固时的温度,不同晶体具有不同的凝固点。在一定压强下,任何晶体的凝固点,与其熔点相同。同一种晶体,凝固点与压强有关。凝固时体积膨胀的晶体,凝固点随压强的增大而降低;凝固时体积缩小的晶体,凝固点随压强的增大而升高。在凝固过程中,液体转变为固体,同时放出热量。所以物质的温度高于熔点时将处于液态;低于熔点时,就处于固态。非晶体物质则无凝固点。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候的温度被称为沸点。浓度越高,沸点越高。不同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所谓沸点是针对不同的液态物质沸腾时的温度。沸点随外界压力变化而改变,压力低,沸点也低。

二、沸点升高公式b的含义

这是一个常数,叫做(沸点升高常数;凝固点降低常数)

对于不同的溶剂,k值也不同,只有通过计算得到,

在这里我把最常见的水的告诉你.

沸点升高常数kb=0.512 K·kg·mol^-1

凝固点降低常数kf=1.86K·kg·mol^-1

三、影响沸点的因素有哪些?

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因为分子堆积越紧密,则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即范德华力越大


极性越大,沸点越高(极性与分子的对称性、键两端原子的电负性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