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是怎样的?
传统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是这样的: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是消费者作出购买决策的过程。由问题识别、信息收集、方案评价、购买决策和购后行为等阶段构成。
1、问题识别
问题识别阶段需要确认需求并将之与特定的产品或服务联系起来,消费者认识到自己有某种需要时,是其决策过程的开始,这种需要可能是由内在的生理活动引起的,也可能是受到外界的某种刺激引起的。
2、信息收集
信息收集阶段将通过多种来源获得产品或服务信息,以提高决策理性。信息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个人来源,如家庭、亲友、邻居、同事等;商业来源,如广告、推销员、分销商等;公共来源,如大众传播媒体、消费者组织等;经验来源,如操作、实验和使用产品的经验等。
3、方案评价
方案评价阶段,将根据产品或服务的属性、利益和价值组合,形成各种购买方案,并确认购买态度。消费者得到的各种有关信息可能是重复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因此还要进行分析、评估和选择,这是决策过程中的决定性环节。
4、购买决策
购买决策阶段,将会在不同方案之间形成购买意图和偏好。消费者对商品信息进行比较和评选后,已形成购买意愿,然而从购买意图到决定购买之间,还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他人的态度,反对态度愈强烈, 或持反对态度者与购买者关系愈密切,修改购买意图的可能性就愈大;意外的情况。
5、购后行为
购后行为阶段,将会评估购买获得的价值,并通过行动表达满意或不满意等。消费者购后的满意程度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的预期性能与产品使用中的实际性能之间的对比。购买后的满意程度决定了消费者的购后活动,决定了消费者是否重复购买该产品,还会影响到其他消费者,形成连锁效应。
二、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主要步骤?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主要步骤如下:
1.确认问题是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起点。当消费者在现实生活中感觉到或意识到实际与可求之间有一定差距,并产生了要解决这一问题的要求时,购买角色便开始了。
2.消费者认识需求后会寻求满足需求的途径,也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具有充分性和可靠性,消费者收集决策所需要的各种信息。
3.当消费者从不同的渠道获取有关信息后会对这些信息进行认真的分析对比和评价,提出若干个备选方案,并根据自己的购买标准可选择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和选择最后决定购买。
4.实施购买行为评价会使消费者对可供选择的品牌形成某种偏好,从而形成购买意图进而购买所偏好的品牌。
5.购买后消费者对产品的使用会对自己的购买进行检验和反省,考虑这种购买是否正确,效果是否理想以及服务是否周到等问题,从而影响消费者今后购买动向。
三、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1、过去,消费行为模式是AIDMA:注意——兴趣——欲望——记忆——行动(购买)。
传统营销时代的矛盾在于,当消费者实际购买时,很有可能想不起来广告内容了,所以记住广告内容很重要。因此,传统时代的广告投放以打造品牌知名度为第一目的,强调品牌形象,帮助记忆。
2、到了互联网时代,由于传播规则的变化,矛盾发生了改变:
首先,看广告和购买这两个行为可以同步了。消费者看广告产生了兴趣,可以马上搜索了解产品,然后下单购买。这就意味着“记忆”的重要性下降,让消费者产生即时的购买冲动才最重要。
其次,社交网络便于消费者分享使用感受和评价,这种口碑传播的影响力很大。而传统时代,消费者只能通过口头告知身边有限的几个人。
因此,互联网时代,消费者行为模式变成了AISAS:注意——兴趣——搜索——行动——分享。
3、移动互联时代,消费者行为模式再次发生了改变,变成了SIPS:共鸣——确认——参与——共享扩散
这个时代的最大特征,是信息大爆炸。与之前相比较,广告很容易湮没在海量的信息中。广告的投放频次,与获取到的注意力数量之间的比值越来越大,广告的性价比越来越小。也就是说,消费者的注意力空前稀缺。
喊多大声,喊多少次,已经无用。重要的是“喊什么内容”。只有消费者对你的内容产生共鸣和认同,确认你是他的菜,才愿意参与进来跟你一起玩,并且把你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