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是什么意思?
古代“一株”的意思是一棵“株”是量词,用于植物,计算植物的棵数。如:一株桃树、一株花。造句:
1、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把一株株幼苗插进肥沃的土壤中。
2、在地震后的断壁残垣中,一株小草顽强地活了下来。
3、一株花朵,可以骄傲地在花瓶中供人玩赏,也可以化作春泥以护花。1、形声。字从木,从朱,朱表示形态,即根向四外伸展的样子,“朱”意为“成年”、“成材”。“木”指树木。“木”与“朱”联合起来表示“成年的树木”。本义:长大成材的树木。特指:露出地面的树干、树根、树桩。如:《说文》株,木根也。意思是株是木根、树桩。2、 泛指草木如:汉· 焦赣《易林》泽涸无鱼,山童无株。意思是河里没有鱼,山上没有树木。3、植根
4、植株,成长的植物体如:株楹(树株作的屋柱。形容房屋简陋);株木(刑杖)如:株引(株连);株累(株连牵累);株蔓(株连蔓引)
一棵和一株一样吗?
基本上是一样的。
一棵植物和一株植物都是指单一的植物个体,所以说它们的意思基本相同。
但在习惯上对较大的植物,如树木使用一棵的时候较多。对较小的草本植物使用一株的时候较多。如一株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