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否里总是说,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是什么意思?
本来也是个比喻扬汤止沸,水烧开了锅,你加瓢冷水,只是暂时压制了。一会儿还是要开锅的。扬汤止沸比喻对事情作暂时性的压制,而不从根本解决。
釜底抽薪,锅底下把柴火抽了,这锅肯定冷了。比喻根本解决问题。 所以这句话就是说 遇到问题与其解决一些枝节问题,勉强应对,不如从根本上予以解决。
二、孙子兵法釜底抽薪白话解读?
这是孙子兵法里的一计,指把正在加热的锅下面的柴拿走,彻底把问题解决
三、讳莫如深,釜底抽薪,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以邻为壑是什么意思?
讳莫如深的意思: 讳:隐讳;深:事件重大。
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
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
釜底抽薪:把柴火从锅底抽掉。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指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事理。
以邻为壑的意思: 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
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
四、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釜底抽薪下句是什么啊?
这个不是诗,但与一楼所说亦有差别。这个是蒲松龄在自己后期的科举考试屡次不中、落魄至极之际,亲自写下的励志自勉联。
开始时是刻在铜尺之上,后悬置于书屋聊斋书房,而并非颜迈所写。
整副对联气势磅礴、催人奋进,引用了史上非常著名的两个典故和典故之后的对应结果,一个是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灭大秦,另一个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吞吴国。蒲松龄以此联激励自己,终于以一部《聊斋志异》名垂青史。【注释】(1)破釜沉舟:《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2)卧薪尝胆:《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吴既赦越,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3)蒲松龄(1640-1715):清代著名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幼年有轶才,少年得意,十九岁科考得县、府、道第一。自此,专心攻读,希望能博取功名,一酬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