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甘肃属于那国?
先秦时期,中国分为九州,甘肃省境大部属雍、凉二州,旧称“雍凉之地”。
甘肃,是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 由于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
西周时,秦人的祖先在省境东部,即天水地区定居下来,开始了由游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缓慢过渡,而游牧生活仍占居主要的地位。
甘肃省,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哪国?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只在甘肃东南部进行了统治。甘肃北部广大地区,主要是月氏人统治。
公元前5~前2世纪初,月氏人游牧于河西走廊西部张掖至敦煌一带,势力强大,为匈奴劲敌。
西汉时期,匈奴人击败月氏人,占领河西走廊。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任命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浑邪王、休屠王部,歼敌4万余人。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同年秋,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为打通了西域道路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