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州祖庙由来?

福州东门外有一座山叫“东岳岭”,岭上有“东岳庙”,庙门直匾曰:“东岳祖庙”

  中国的文化一般认为山东的泰山为“东岳”。出于“泰山封禅”的典故,泰山的“东岳庙”才是“祖庙”。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里说:“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这七十二家是:无怀氏、黄帝、炎帝、尧、舜、禹、汤、周成王等72位古代君主。但真正像模像样到泰山封禅的应该从秦始皇开始。始皇以为“东南有天子气”,即率群臣东巡,登封泰山。汉宣帝时更定山东泰山为东岳、陕西华山为西岳、安徽天柱山为南岳、河北恒山为北岳、河南嵩山为中岳。隋代改湖南衡山为南岳。但泰山为东岳者却一直没变,历代帝王到泰山封禅成为定例。因此泰山成了一座最神圣的山。为配合封禅活动,在泰山建有“东岳庙”,供奉“东岳大帝”。以后各地都建“东岳庙”,皆以山东泰山的“东岳庙”为祖庙。惟福州的“东岳庙”却也称为“祖庙”,原来有一段很奇特的故事。

  据《榕城考古略》说:“东岳庙在易俗里,即五代闽所建东华宫之泰山庙。”一般认为福州的“东岳庙”为五代时闽国皇帝王延钧所建。《闽国史事编年》说:后唐长兴四年(933年),闽王王审知的儿子王延钧以福建为“闽国”,立国号“大闽”,即皇帝位,又立五庙,封高盖山为西岳,霍童山为东岳。王延钧既为皇帝,煞有介事地学着秦始皇“封禅”的故事,要到霍童山封禅,并在霍童山的所在地立宁德县(宁德立县之始)。霍童山,又称支提山,在宁德县,为道藏三十六洞天中的“第一洞天”。佛家又称它为“菩萨道场”,极为神圣,但就是太远了一些。所以,不久改封福州的长乐山为东岳。

  长乐山原称白马山。王延钧即皇帝位后,改福州为长乐府,把白马山也改为长乐山,原因都在于他的宠妃李春燕。《闽国史事编年》说:“是岁(长兴四年),王鏻(延钧)收李春燕为宫人。”于是,在白马山为李春燕建“东华宫”。《陈金凤外传》云:“因为春燕造东华宫,以珊瑚为棁栭,琉璃为棂瓦,檀楠为梁栋,珍珠为帘幕,范金为柱础。穷工极丽,宫中匠作者万人。”同时在“东华宫”的西边建“泰山庙”。应该说,为了李春燕的缘故,王延钧才建“东华宫”,并经常到这里来。也是为了李春燕的缘故,王延钧才改白马山为长乐山,成为“长乐府”的第一山,而且改封“长乐山”为“东岳”,并建“泰山庙”以便于封禅。因此这座“泰山庙”和山东的“泰山庙”有着同样的意义。

  王延钧称帝仅三年,闽国发生宫廷政变,王延钧和李春燕皆被杀死。“东华宫”没有了主人,被改为“元妙观”,不久又改为“元庆观”,最后并入“泰山庙”,这时长乐山已经称“东岳”,其“泰山庙”遂称“东岳庙”。“宋大中祥符间,寝广其制,明崇祯间重修”,很成规模。清蔡大鼎有诗曰:“巍巍庙貌等天庭,彰瘅无私立渺冥。莫谓神祇奚事祷,不闻不见仰威灵。”东岳建了“泰山庙”后,福建省各地,包括台湾在内,也都先后建“泰山庙”,或称“东岳行宫”、或称“东岳行祠”等,皆由福州东岳岭的“东岳庙”分炉而去,所以同山东泰山的“东岳庙”没有太大关系,只是以福州“东岳庙”为“东岳祖庙”罢了。

二、道藏三十六术目录?

开光大明术

穿云游龙术

金身术

招魂术

诸天授灵术

真言降妖术

远离灾难术

解魔降妖术

普渡众生术

强健身体术

摧毁邪恶术

化功大法术

施恩护佑术

法莲秘术

斩妖除魔术

造化开天术

圆通神通术

造物造业术

观世音护佑术

白虹贯日术

九转还阳术

八卦定慈术

阴阳顶天术

易经玄机术

金刚杵术

摧心剑术

引天地术

度众生术

密宗神功术

梵音真经术

九圣真诀术

玄天无极术

五行阵法术

恒河沙数术

六脉神剑术

八门遁甲术

Try

斩妖除魔术

造化开天术

三、大家都在问

福州东门外有一座山叫“东岳岭”,岭上有“东岳庙”,庙门直匾曰:“东岳祖庙”。

  中国的文化一般认为山东的泰山为“东岳”。出于“泰山封禅”的典故,泰山的“东岳庙”才是“祖庙”。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里说:“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这七十二家是:无怀氏、黄帝、炎帝、尧、舜、禹、汤、周成王等72位古代君主。但真正像模像样到泰山封禅的应该从秦始皇开始。始皇以为“东南有天子气”,即率群臣东巡,登封泰山。汉宣帝时更定山东泰山为东岳、陕西华山为西岳、安徽天柱山为南岳、河北恒山为北岳、河南嵩山为中岳。隋代改湖南衡山为南岳。但泰山为东岳者却一直没变,历代帝王到泰山封禅成为定例。因此泰山成了一座最神圣的山。为配合封禅活动,在泰山建有“东岳庙”,供奉“东岳大帝”。以后各地都建“东岳庙”,皆以山东泰山的“东岳庙”为祖庙。惟福州的“东岳庙”却也称为“祖庙”,原来有一段很奇特的故事。

  据《榕城考古略》说:“东岳庙在易俗里,即五代闽所建东华宫之泰山庙。”一般认为福州的“东岳庙”为五代时闽国皇帝王延钧所建。《闽国史事编年》说:后唐长兴四年(933年),闽王王审知的儿子王延钧以福建为“闽国”,立国号“大闽”,即皇帝位,又立五庙,封高盖山为西岳,霍童山为东岳。王延钧既为皇帝,煞有介事地学着秦始皇“封禅”的故事,要到霍童山封禅,并在霍童山的所在地立宁德县(宁德立县之始)。霍童山,又称支提山,在宁德县,为道藏三十六洞天中的“第一洞天”。佛家又称它为“菩萨道场”,极为神圣,但就是太远了一些。所以,不久改封福州的长乐山为东岳。

  长乐山原称白马山。王延钧即皇帝位后,改福州为长乐府,把白马山也改为长乐山,原因都在于他的宠妃李春燕。《闽国史事编年》说:“是岁(长兴四年),王鏻(延钧)收李春燕为宫人。”于是,在白马山为李春燕建“东华宫”。《陈金凤外传》云:“因为春燕造东华宫,以珊瑚为棁栭,琉璃为棂瓦,檀楠为梁栋,珍珠为帘幕,范金为柱础。穷工极丽,宫中匠作者万人。”同时在“东华宫”的西边建“泰山庙”。应该说,为了李春燕的缘故,王延钧才建“东华宫”,并经常到这里来。也是为了李春燕的缘故,王延钧才改白马山为长乐山,成为“长乐府”的第一山,而且改封“长乐山”为“东岳”,并建“泰山庙”以便于封禅。因此这座“泰山庙”和山东的“泰山庙”有着同样的意义。

  王延钧称帝仅三年,闽国发生宫廷政变,王延钧和李春燕皆被杀死。“东华宫”没有了主人,被改为“元妙观”,不久又改为“元庆观”,最后并入“泰山庙”,这时长乐山已经称“东岳”,其“泰山庙”遂称“东岳庙”。“宋大中祥符间,寝广其制,明崇祯间重修”,很成规模。清蔡大鼎有诗曰:“巍巍庙貌等天庭,彰瘅无私立渺冥。莫谓神祇奚事祷,不闻不见仰威灵。”东岳建了“泰山庙”后,福建省各地,包括台湾在内,也都先后建“泰山庙”,或称“东岳行宫”、或称“东岳行祠”等,皆由福州东岳岭的“东岳庙”分炉而去,所以同山东泰山的“东岳庙”没有太大关系,只是以福州“东岳庙”为“东岳祖庙”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