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孟浩然的写诗手法?
孟浩然的诗多用散文式手法,孟浩然的诗其实也很简练,但是由于写得深情,另外在创作手法上的突破,让他的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而这首《送杜十四之江南》正是他众多送别诗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首,无论是对于情感的描写,还有对于周围事物的描写,那都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从开篇到结尾可谓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没有任何的过渡,完全是随心所欲,但是那份深情,还有依依不舍之情,却是在整首诗中弥漫,使得每一句都很感人,也道出诗人的一片真情
二、渡浙江问舟中人孟浩然注音版?
dù
渡
zhè
浙
jiāng
江
wèn
问
zhōu
舟
zhōng
中
rén
人
[
táng
唐
]
mèng
孟
hào
浩
rán
然
cháo
潮
luò
落
jiāng
江
píng
平
wèi
未
yǒu
有
fēng
风
,
piān
扁
zhōu
舟
gòng
共
jì
济
yǔ
与
jūn
君
tóng
同
。
shí
时
shí
时
yǐn
引
lǐng
领
wàng
望
tiān
天
mò
末
,
hé
何
chù
处
qīng
青
shān
山
shì
是
yuè
越
zhōng
中
。
三、王维与孟浩然的/合称是什么?
在星光璀璨,熠熠生辉的唐朝诗坛上李白和王维都是首屈一指的人物,但他们却没有交集,可是他们俩个有一个共同的好友那就是——孟浩然。孟浩然出生于世代官宦的清流世家,从小苦读诗书,具有鸿鹄之志,但不愿踏入尔虞我诈的官场,满身才华却选择隐居的生活,一生没有出仕,没有做过官,但好友遍天下,李白,王昌龄,王维等等。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王维与孟浩然他们性格迥异,人生际遇不同,不是一路人,却成为至交好友。王维少年成名,科考成功,当朝状元,一生宦海沉浮。孟浩然一介布衣,清淡闲适,恬淡孤情。一个潇洒恣意,一个温润如玉,个性不同,却相识相知,被后人称为“王孟”。
“知音世所稀”被天下称其尽善尽美的孟浩然40岁进京赶考,和王维初相见,一见如故,访古探幽,无所不谈,王维为落榜的孟浩然创造时机和唐玄宗见面,匪夷所思的孟浩然居然藏到王维的床底下,爬出来后,自作聪明,大发牢骚,被皇帝厌弃,也许是性格使然,也许是命运如此,尽管一个春风得意一个仕途受挫,但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默契十足。
王维了解孟浩然,以他的心思坦诚,耿直的性格一旦出仕为官定会迷失本真,失去自我,回到家乡自由自由的写诗喝酒,才是真正的孟浩然,帮他找到了人生的定位。因为懂朋友,所以没有说一句假话,因为回到家乡后无忧无虑,所以孟浩然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歌,也终名垂千古,虽然失去了政治舞台,但是在诗词的世界里大放异彩,淋漓尽致的体现出了人生的“得与失”。
古代交通不便,王维从长安去孟浩然的家乡襄阳去看他,可是当他千里迢迢赶到襄阳的时候,却只能看到滚滚东流的汉江水,他想见的人却不在人世了,悲痛难忍,写下“故人不可见,江水日东流。”本是满心欢喜结果却斯人已逝。一个志得意满的当朝状元,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一介布衣,却跨越身份地位成为至交好友,着实让人感动。
四、赠孟浩然唐李白注音版?
zènɡ mènɡ hào rán
赠孟浩然
táng dài:lǐ bái
唐代:李白
wú ài mèng fū zǐ , fēng liú tiān xià wén 。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hóng yán qì xuān miǎn , bái shǒu wò sōng yún 。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zuì yuè pín zhōng shèng , mí huā bù shì jūn 。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gāo shān ān kě yǎng , tú cǐ yī qīng fēn 。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译文
我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少年时屏弃当官不走仕途,一生闲云野鹤年老时仍在山间云中逍遥自在。皓月当空,他把酒临风,饮清酒而醉,他不事君王沉醉于自然美景。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
五、王维字摩诘读音?
读音是:wáng wéi zì mó jié。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祖籍山西祁县。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官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接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