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赤壁这是一首什么诗前两句写什么后两句写什么表达了诗人什么?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人观赏古战场遗物,又想到自己遭遇,有感而发。

前两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写所见,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他要磨洗干净辨认一番。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后两句是议论。假如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果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就将被关进铜雀台,供曹操享用了。“时势造英雄”,诗人自己虽通晓政治军事,但得不到重用,借史事以吐胸中抑郁不平之气。

二、赤壁思想感情?

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表达了作者期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感慨,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

原诗:

《赤壁》唐代: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又想到自己的遭遇,有感而发。

诗篇的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

三、赤壁理解性默写?

《赤璧》默写

1.《赤壁》中,诗人大胆假设,提出迥异于常人的历史观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在《赤壁》中,杜牧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评判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赤壁》中,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暗含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的诗句是:折载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主旨(杜牧赤壁主旨句)

4.《赤壁》中,表达作者辩证地看问题,抒发兴亡之感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赤壁》中,诗人夸大“东风”的作用,借古讽今,告械统治者不要寄予侥幸的诗句是:东凤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赤壁》中,设想与历史事实相反的结果,借史倾吐胸中抑郁之气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典故是指诗文里引用的古书里的故事或词句。《赤壁》中含有典故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8.《赤壁》中,诗人设想东吴败亡,不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着笔,仅从二乔命运代表东吴命运写起的诗句是:铜雀春深锁二乔。

9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故事,使你联想到杜牧《赤壁》中的一句诗是:东风不与周郎便。

10.《赤壁》中写兴感之由(发出感叹的原因)的诗句是: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11.《赤壁》中,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的句子是: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12.《赤壁》中,作者进行逆向思维,大胆设想,提出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含蓄蕴藉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四、赤壁名句?

赤壁 作者: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释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五、赤壁唐杜牧哪句是议论?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两句是议论。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赏析

        诗的前两句点出这个地方有过战争,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引发了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诗的后两句是议论,诗人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一句诗来描写在“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情况之下,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正是极其有力的反跌,不独以美人衬托英雄,与上句周郎互相辉映,显得更有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