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费者购买物品的过程中一般有哪些心理活动?
1、知晓(Know)阶段:这是消费者个人发现自己真实需要的产品的存在,在这个阶段,一个真实的、能够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是关键
厂商在作广告宣传时,要真诚地向消费者传播真实的有效的商品信息,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2、了解(Realize)阶段:这是消费者个人了解产品的效用,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使用,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为此,他要切实了解产品的效用。在这个阶段,销售人员要熟练地向消费者演示产品的使用过程,耐心地向消费者介绍产品对消费者的实际效用。产品的效用是吸引消费者的核心因素。 3、喜欢(Like)阶段:这是消费者个人对产品产生良好印象。要使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有一个良好的印象,产品的外形、性能、效用等必须引起消费者足够的重视,最起码与别的产品相比,它具有独特的、引人注目的地方,使人心存喜欢。 4、偏好(Partial)阶段:这是消费者个人对产品的良好印象已扩大到其他方面。这是一个“爱屋及乌”的心理变化过程,是消费者由前面的对产品的知晓、了解、喜欢产生的,也是他对销售人员前阶段的热情、真诚的表现所产生的一种肯定态度。 5、确信(Certitude)阶段:由于消费者对产品或销售人员有了“偏好”这个基础进而产生购买愿望,他认为购买是明智的选择,并且不断地强化这个观念。 6、购买(Action)阶段:消费者把自己的购买态度转变为实际的购买行动,而且始终坚持他自己所选择的产品。
二、市场营销观念有哪些?分为那些类型?
市场营销观念有:
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其中前三种为传统营销观念,后两种为现代营销观念。
生产观念
产生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产生背景:供给相对不足、卖方竞争有利(卖方市场)
价值理念:采用经济学所倡导的规模经济效益,假定消费者可以随处购买到价格低廉的产品,企业经营的中心是如何让消费者随处购买价格低廉的产品。
实现手段:企业致力于获得高生产率和广泛的产品覆盖面。
产品观念
产生时期:20世纪初期
产生背景:供给相对不足、卖方竞争有利(卖方市场)
价值理念:消费者最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具有某种特色的产品。
实现手段:企业致力于生产高质产品,并不断加以改进。
推销观念
产生时期:20世纪三四十年代
产生背景:资本主义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
价值理念:消费者通常有一种购买惰性和抗衡心理,消费者不会自觉地购买本企业的产品
实现手段:企业管理的中心任务是积极推销和大力促销,以诱导消费者购买产品。
市场营销观念
产生时期:20世纪五十年代
产生背景:买方市场,传统观念受到挑战
价值理念:注重买方需求,消费主权论的体现
实现手段:企业以消费者需求和欲望为导向,通过融合和协调那些影响消费者满意程度的营销活动,来赢的和保持顾客的满意。
社会营销观念
产生时期:20世纪70年代
产生背景:环境破坏、能源短缺等社会问题突出
价值理念:实现消费者满意以及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长期福利作为企业的根本目标和责任。
实现手段:企业营销决策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的满足,消费者和社会长远利益,企业的营销效益。
扩展资料:
市场营销观念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的,强调"以顾客为中心",认为顾客是企业营销活动的起点和终点。这种观念导向型企业的营销特点是,不再是为自己的产品找到合适的顾客,而是为顾客设计适合的产品。
三、常见的消费者心理有哪些,科学的消费观是什么?
常见的消费者心理有四种消费心理,分别是:从众,求异,攀比,求实。
从众心理具有仿效性 盲目性 评价:消费是否该从众,要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求异心理特点:追求标新立异 与众不同。它的利在于可以推动新工艺与产品出现,而 弊在于展示个性不但要考虑社会认可,还要考虑代价。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攀比心理:特点:面子消费 评价:这种消费心理不可取
求实心理: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往往考虑很多因素 评价:讲求实惠,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商品,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科学的消费观是
(1)理性消费。人们的消费行为始终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例: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等会影响消费者的不理性消费,所以切记在消费中注意避免盲目从众。另外,要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由于一时头脑不冷静而造成浪费。要坚持从个人实际需要出发,理性消费。
(2)用之有度。用之有度,也就是要坚持适度消费。要正确认识和做到适度消费,首先,要做到消费支出应该与自己的收入相适应;其次,在自己经济能力范围之内,应该提倡积极、合理的消费而不能抑制消费,应该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带动作用。
(3)绿色消费。我们国家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大家也应该从自身出发,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去从事绿色消费,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做个绿色消费者。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是一种具体的消费行为,而是一种民族精神。作为精神,它是永远不过时的。我们更应该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