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发展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增长速度快
统计显示,国内乡村游客数量达12亿人次,占国内全部游客人数的1/3乡村旅游收入达到3200亿,占国内旅游总收入10%。乡村旅游实际完成投资2612亿元,同比增长60%。
消费人群有实力、有品位
逐步壮大的中产阶级是乡村旅游的主要消费者。他们长期在城市里生活,非常向往乡村的自由、淳朴。三十多年的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环境、文明污染,以及越来越大的竞争、生存压力,使得城市人需要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来找回本我。这些人愿意到乡村去追求更有品质和品位的生活。
中国进入散客出行时代
国家旅游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自由行是中国游客最主要的旅行方式。超过40亿人次国内游人群中,自由行人群占比80%,高达32亿人次;1.2亿人次出境游客中,2/3游客选择自由行,达到8000万人次。
在自由行中,自驾游又是一个主要的趋势,2015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64亿辆,汽车驾驶人约2.60亿。自驾游时代,大量的自驾游客将进入乡村。(铭智旅游策划—您身边的乡村旅游规划专家)具体到出游时间和距离来看,游客的双休日游程距离一般在150-300km之间,三日游程一般在600km范围内。这也意味着更多的游客会在周末选择乡村旅游。
乡村本身有魅力
中国的乡村保持了数千年的活力,很多乡村有着非常好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传承,也有着非常淳朴的民风民俗,甚至保留着很多建筑文物,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国家稳定和民生幸福的保障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金融稳定性降低,经济增长压力加大,社会舆论激荡,国家顶层对稳定的诉求非常强烈,对民生的关怀成为最频繁提及的话题之一,乡村旅游是扶贫的重要渠道。
二、农业旅游的特点
农业旅游针对的主要是周边的乡镇市场,因此旅行的距离较短,不同于一般性的中长线休闲度假;乡村游的旅游者对旅游的价格比较敏感(相对于散客游和家庭游,单位集体出游的对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这一点可能与现在乡村游市场还不是太成熟,没有形成旅游者可信赖的品牌效应有关;乡村游一般距离近,旅游时间短。
乡村游的市场层次比较分明:市民活动和农民活动基本是大众化的旅游,属于比较低档的消费;部门活动属于中档消费;企业活动层次较高,属于高档消费。因此可以说,乡村游的需求市场是一个差异化的市场。
三、2020年我国旅游型乡村数量?
按照2015年国务院出台的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若干意见,要求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开拓旅游消费空间,并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到2020年,全国建成6000个以上乡村旅游模范村,形成10万个以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村、300万家农家乐,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20亿人次,受益农民5000万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四、大家都在问
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趋势是什么 :
简介
乡村旅游,是指发生在乡村,以乡村景观、文化、产业、要素等为吸引物,以自然生态为背景的一切旅游、休闲和度假活动。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经济总体上平稳运行,消费需求旺盛,投资持续增长,产业运行相对景气,发展方式加速转变。
近年来,全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发展主体类型多元、产业布局逐步优化、发展机制不断创新。目前,乡村旅游已从零星分布向集群分布转变,空间布局已从城市郊区和景区周边向更多适宜发展的区域拓展。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从2012年的8亿增至2018年的30亿,年均增长30%;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2400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8000亿元,年均增长27%。2019年上半年全国乡村旅游总人次达15.1亿次,同比增加10.2%;总收入0.86万亿元,同比增加11.7%;截至2019年6月底,全国乡村旅游就业总人数886万人,同比增加7.6%。可以看出,乡村旅游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逐步增强,乡村旅游业对休闲农业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
2019年6月6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建设工作的通知》,旨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优化乡村旅游供给,在全国遴选一批符合文化和旅游发展方向、资源开发和产品建设水平高、具有典型示范和带动引领作用的乡村(含行政村和自然村),建立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2019年7月26日,文化和旅游部、农业银行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的通知》,共同推进新时代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2019年8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意见指出要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培育一批美丽休闲乡村,推出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县和乡村旅游重点村。
同时,在强劲的市场需求驱动下,乡村旅游的投资规模也不断扩大。投资内容从观光农业等相对单一产品向综合业态发展,休闲农庄、特色小镇、乡村民俗和精品酒店等投资快速增长。这充分显示出乡村旅游强大的生机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3年中国乡村旅游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十四章。首先介绍了乡村旅游行业的基本概念、发展形式及规划原则等内容,接着分析了国内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环境与发展现状。随后,报告对国内重点区域的乡村旅游业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我国乡村旅游行业的投资情况以及前景趋势进行了科学地分析与预测。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旅游研究院、中投产业研究院、中投产业研究院市场调查中心、旅游行业协会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乡村旅游产业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乡村旅游相关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
五、乡村旅游理论依据?
乡村旅游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
六、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求答案?
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趋势是什么 :
简介
乡村旅游,是指发生在乡村,以乡村景观、文化、产业、要素等为吸引物,以自然生态为背景的一切旅游、休闲和度假活动。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经济总体上平稳运行,消费需求旺盛,投资持续增长,产业运行相对景气,发展方式加速转变。
近年来,全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发展主体类型多元、产业布局逐步优化、发展机制不断创新。目前,乡村旅游已从零星分布向集群分布转变,空间布局已从城市郊区和景区周边向更多适宜发展的区域拓展。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从2012年的8亿增至2018年的30亿,年均增长30%;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2400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8000亿元,年均增长27%。2019年上半年全国乡村旅游总人次达15.1亿次,同比增加10.2%;总收入0.86万亿元,同比增加11.7%;截至2019年6月底,全国乡村旅游就业总人数886万人,同比增加7.6%。可以看出,乡村旅游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逐步增强,乡村旅游业对休闲农业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
2019年6月6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建设工作的通知》,旨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优化乡村旅游供给,在全国遴选一批符合文化和旅游发展方向、资源开发和产品建设水平高、具有典型示范和带动引领作用的乡村(含行政村和自然村),建立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2019年7月26日,文化和旅游部、农业银行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的通知》,共同推进新时代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2019年8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意见指出要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培育一批美丽休闲乡村,推出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县和乡村旅游重点村。
同时,在强劲的市场需求驱动下,乡村旅游的投资规模也不断扩大。投资内容从观光农业等相对单一产品向综合业态发展,休闲农庄、特色小镇、乡村民俗和精品酒店等投资快速增长。这充分显示出乡村旅游强大的生机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3年中国乡村旅游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十四章。首先介绍了乡村旅游行业的基本概念、发展形式及规划原则等内容,接着分析了国内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环境与发展现状。随后,报告对国内重点区域的乡村旅游业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我国乡村旅游行业的投资情况以及前景趋势进行了科学地分析与预测。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旅游研究院、中投产业研究院、中投产业研究院市场调查中心、旅游行业协会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乡村旅游产业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乡村旅游相关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