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想汉卡是谁发明的?

 倪光南

  八十年代初期,微电脑技术刚传入中国,但是由于没有汉字处理能力,其应用范围大大地被打了折扣,这时全国的电脑工作者都在为汉字处理作各种开发研究,汉字输入、显示、打印、字库等硬软件新技术不断推出

  作为中国最权威的计算技术研究机构——中科院计算所,也有很多科技人员在研究汉字处理技术,其中,倪光南、竺乃刚、万永熙等为了解决人机交互问题,1968年首先在“717计算机”上研制出了能显示256个汉字的显示器,后来在“SK-1光笔图形显示器”上有了新的发展,能显示出不同字形的汉字,还引入光笔作为人机交互的手段。在70年代初又首先提出了联想输入法,所谓“联想”,就是当你输入了“中”字之后,电脑自动会显示出“国”、“央”、“间”等汉字作为下一个字的候选字。这些技术后来集成到“111汉字信息处理系统”中,它采用标准键盘和光笔,采用了联想输入法,同时还采用了自己开发的汉字显示器和汉字针式打印机作为输出手段,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汉字处理系统,成为当时所里的英汉机器翻译系统的汉字处理平台。

  在此之后,在它的基础上,1983年又采用Z80芯片开发出了“LX-80汉字图形微型机”。以上所有这些,是倪光南和他的同事们在计算所的科研成果。而LX,就是联想的汉语拼音LianXiang的头两个字母。

  1984年11月,计算所决定成立计算所公司,投资了20万元,总经理是王树和,柳传志和张祖祥是副总,他们从计算所带出了11个人,但是还缺少一个技术带头人和一个拳头产品,于是这三位老总同时想到了一个人,12月份他们就把第12人请进了公司,这就是倪光南。

  倪光南当时正在将“LX-80”机的汉字技术移植到PC机上,“LX-80”虽然是自主开发的,但它是8位机,而PC是16位机。当时PC上已有严援朝开发的CCDOS汉字系统,它是纯软件的解决方案,成本低,但也有缺点,例如在PC/XT上,汉字显示速度每秒只有几十个,全屏幕只能显示十行汉字文本,汉字字库占据了1/3的RAM,汉字显示必须通过BIOS、破坏了’直接写屏’协议,使西文软件不能适应等等。于是倪光南把已在LX-80上实现的联想汉字技术移植到PC上,开发了PC的一个扩展卡,起名为联想式汉卡(LX-PC),它通过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方法,使PC不论处理中文还是处理西文,显示速度不变,显示格式不变,字库不占RAM,’直接写屏’协议不变,西文软件基本上不需’汉化’就可处理中文。

  计算所公司请倪光南加盟,显然是因为看到他所做的汉卡即将问世。当时最早为倪光南投资做这个汉卡的是信通公司和中航技深圳工贸中心,但是,由于倪光南当上了计算所公司的总工,这就等于把联想汉卡的技术(按现在的说法就是知识产权)带进了计算所公司。这样一来,产品算谁的呢?当时,计算所公司和信通公司在汉卡的开发和销售方面达成了合作协议,据当时信通负责开发的副总朱巧生回忆说,协议约定双方按利润五五分成,但是1985年上半年第一批生产的100块汉卡,计算所公司销了93块,信通才销了7块,于是计算所公司提出要拿利润的大头,而信通坚持要按原协议五五分成。最后在信通的坚持之下,这次的利润的确是五五分成了,但是双方在汉卡上的合作也就到此为止了。

  以现在的眼光回头来看联想汉卡的开发过程,应该说,最主要的是倪光南等人在计算所多年的工作成果和技术积累,这是所里多年科研投入的成果。到后来,信通公司等单位也投入了几万元,买了两台开发用的PC/XT,为汉卡的最后开发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这样,才使计算所公司在成立后不到半年就有拳头产品推向市场。现在,在谈联想创业时,媒体往往只提到计算所公司最初得到的20万元投资,而忽略了在此之前已经有的技术积累和计算所无形资产的投入。此外,在后来联想汉卡的销售中,还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这些也由计算所提供了担保,现在媒体说计算所对联想的贡献时只说“不管”的一面是片面的。

  谈到汉卡的历史作用时,倪光南仍然认为,从创建计算所公司到1989年改名为联想集团,直到1995年为止,公司历来的口号都是:“开发、生产、销售、服务一条龙”、“技工贸”,大家在文件和讲话中都这样说,也都这样做。所以,当1998年柳传志突然提出“贸工技”时,倪光南觉得不可理解。倪认为,对一个高技术公司来说,技术创新是灵魂,所以应当说“技工贸”,计算所公司创业的成功,也是走的“技工贸”路线。最早的联想汉卡,每块售价4000多元,而成本不到2000元,后来销量最大的七型汉卡,成本是1260元,而售价为2500元,所以联想汉卡是高利润产品。

  如果不是本企业有独到的技术,怎么能保持高利润呢?那时的公司既无品牌又无规模,不是靠联想式汉卡的带动,微机也不好销售。所以倪光南很赞成国家科委领导朱丽兰的总结:“联想集团的成功,是计算所多年来成果积累的一种体现,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坚实的科技背景是不行的。”

二、联想是哪个国家的品牌?

联想是中国的公司。

联想集团是1984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由11名科技人员创办,是中国的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和富有创新性的国际化的科技公司。

2013年荣获中国品牌价值研究院、中央国情调查委员会、焦点中国网联合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品牌500强、全球企业第329强。2016年8月,全国工商联发布“2016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联想名列第四。

发展历史:1984年,柳传志带领的10名中国计算机科技人员认识到了PC必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怀揣着20万元人民币的启动资金以及将研发成果转化为成功产品的坚定决心,这11名科研人员在北京一处租来的传达室中开始创业,年轻的公司命名为“联想”(legend,英文含义为传奇)。

在公司发展过程中,联想勇于创新,实现了许多重大技术突破,其中包括了研制成功可将英文操作系统翻译成中文的联想式汉卡,开发出可一键上网的个人电脑,并于2003年,推出完全创新的关联应用技术,从而确立了联想在3C时代的的重要地位。

凭借这些技术领先的个人电脑产品,联想登上了中国IT业的顶峰,自1997年起联想连续八年占据中国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自1997年起,联想一直蝉联中国国内市场销量第一,占中国个人电脑市场超过三成份额。

2003年4月,联想集团在北京正式对外宣布启用集团新标识"Lenovo",用"Lenovo"代替原有的英文标识"Legend",并在全球范围内注册。在国内,联想将保持使用"英文+中文"的标识;在海外则单独使用英文标识。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