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寒食是指哪些食物?
寒食有好多好多,常见寒性食物有绿豆,西瓜,苦瓜,苦荞,海带,黄瓜,莲子,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凉粉、凉面、凉糕,凉皮等等
二、古诗寒食的典故?
《寒食》里讲的节日为寒食节,相传为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纪念忠臣介子推而设立。《寒食》这首诗写于中唐,唐代有制度,清明节当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这仪式标志着寒食节已结束,可以用火;皇帝也借此告诫臣子向有功也不受禄的介子推学习。但中唐以后,几任君主昏聩,宦臣当权败坏朝政陷害忠良。有意见认为此诗正是因此而发。诗人韩翃创作《寒食》借助“寒食赐火”的细节,暗讽环衬败坏朝纲,也表达了对宦官特权地位的不满。
原文:
《寒食》
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落英缤纷,寒食节东风吹拂着御花园的柳枝。
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作者简介: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三、今年哪一天是寒食?
2023年寒食节是在4月4日这一天,农历闰二月十四,星期二
追溯寒食的起源,需要回到远古时期。当时,寒食节也称“禁火节”。远古先民相信火也会衰老,也会死去,火是有生命的。自冬至始,阳气发动,旧火渐死,新火将生。一百零五日后,禁火数天,据《周礼》记载,司火之官摇木铎修火于国中,为季春钻木以出新火。此乃寒食节的人类学起源,很多原始民族都有隆重的取火祭祀仪式。
四、马上逢寒食是什么节日?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惯来命名的节日。为每年冬至后的105日,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代寒食节这天要禁烟火,并且只能吃冷食。寒食节的来历,是为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
相传在晋文公重耳被逼逃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下腿上的肉,为晋文公充饥。后来,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逼介子推出山,于是下令放火烧山。结果,不愿出山的介子推和母亲,被烧死在绵山的一颗柳树下。晋文公感念他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并修祠立庙。还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要禁火寒食,以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