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极两翼三区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南宁市良庆区第四次代表大会开幕,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凝聚共识、锚定方向、擘画未来今后五年,良庆区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抢抓用好新发展机遇,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一极两翼三区”发展战略,加快建成现代化中心城区。

  会上透露,“一极”即打造南宁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新增长极。发挥主场优势、政策优势、比较优势,全力服务五象新区高质量发展,加快集聚产业要素,推进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联动,加快数字经济、现代金融、智慧物流、文化传媒、医疗健康等重点领域产业发展,做大做强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推进总部基地商圈、平玉立交商圈、五象—银海商圈、大沙田商圈、玉洞商圈等“五大商圈”建设,壮大产业集群,建设产业高地,提升现代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把良庆区打造成为南宁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新增长极。

  “两翼”是指工业强区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双向驱动发展。

  全面实施工业强区发展战略:构建工业高质量发展格局,依托良庆经济开发区、南宁现代工业产业园区,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和强创新、育品牌、拓市场,壮大“工业树”、繁茂“产业林”,着力推动产业发展、园区建设和企业培育,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实现工业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全面提升。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以建设“嘹啰歌乡”田园综合体、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为重点,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庭院经济,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扶持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优做强现代特色农业,打造一批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在广西有影响力、在全国有知名度的“良庆良品”农业品牌。加强乡村社会治理,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升乡村品质,培育乡风文明,全面提升乡村“形实魂”,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三区”分别是建设改革创新先行区、扩大开放引领区、生态宜居示范区。

  改革创新先行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打造全市创新活力最强劲的城区,大力推动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办法创新、科技创新,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推动南部科创新城建设,助力南宁建设中国—东盟科技城,进一步提升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发展水平,激发创新活力,以创新驱动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扩大开放引领区:强化开放引领,紧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窗口期机遇,深度融入国家开放战略,高水平服务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建设,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助力畅通“南宁渠道”,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生态宜居示范区:坚持生态立区、生态惠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提高环境质量,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优势。创新“生态+”发展模式,加快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全面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打造更高水平的生态宜居城区,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

二、大家都在问

中国共产党南宁市良庆区第四次代表大会开幕,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凝聚共识、锚定方向、擘画未来。今后五年,良庆区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抢抓用好新发展机遇,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一极两翼三区”发展战略,加快建成现代化中心城区。

  会上透露,“一极”即打造南宁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新增长极。发挥主场优势、政策优势、比较优势,全力服务五象新区高质量发展,加快集聚产业要素,推进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联动,加快数字经济、现代金融、智慧物流、文化传媒、医疗健康等重点领域产业发展,做大做强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推进总部基地商圈、平玉立交商圈、五象—银海商圈、大沙田商圈、玉洞商圈等“五大商圈”建设,壮大产业集群,建设产业高地,提升现代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把良庆区打造成为南宁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新增长极。

  “两翼”是指工业强区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双向驱动发展。

  全面实施工业强区发展战略:构建工业高质量发展格局,依托良庆经济开发区、南宁现代工业产业园区,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和强创新、育品牌、拓市场,壮大“工业树”、繁茂“产业林”,着力推动产业发展、园区建设和企业培育,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实现工业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全面提升。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以建设“嘹啰歌乡”田园综合体、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为重点,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庭院经济,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扶持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优做强现代特色农业,打造一批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在广西有影响力、在全国有知名度的“良庆良品”农业品牌。加强乡村社会治理,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升乡村品质,培育乡风文明,全面提升乡村“形实魂”,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三区”分别是建设改革创新先行区、扩大开放引领区、生态宜居示范区。

  改革创新先行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打造全市创新活力最强劲的城区,大力推动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办法创新、科技创新,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推动南部科创新城建设,助力南宁建设中国—东盟科技城,进一步提升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发展水平,激发创新活力,以创新驱动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扩大开放引领区:强化开放引领,紧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窗口期机遇,深度融入国家开放战略,高水平服务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建设,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助力畅通“南宁渠道”,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生态宜居示范区:坚持生态立区、生态惠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提高环境质量,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优势。创新“生态+”发展模式,加快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全面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打造更高水平的生态宜居城区,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

三、中国十大油田排名?

01. 中石油长庆油田:约5700万吨

根据中国石油官方报道,2019年长庆油田年产油气量首次问鼎5700万吨。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长庆油田生产原油2416万吨、天然气412.3亿立方米,折合油气当量5701万吨,创造了长庆油田年产油气当量的最高纪录。在“磨刀石上闹革命”的长庆油田,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已建成了我国重要的原油生产基地和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油气产量连续7年突破5000吨。

首次攀上5700万吨,标志着长庆油田全速驶入“二次加快发展”的快车道。按照发展规划,长庆油田油气当量2020年将接近6000万吨,打造国内油气产量最高峰。

02. 中石油大庆油田:约4363万吨

2019年大庆油田完成油气当量4362.82万吨,同比增加195.96万吨。其中,完成国内原油产量3090.01万吨,获得海外权益产量910万吨,这也是首次突破900万吨,同比增加293万吨;生产天然气45.53亿立方米,同比增加2.18亿立方米,再创历史新高。

2019年是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累计生产原油24亿吨,上缴税费及各种资金近3万亿元。从1976年到2002年,大庆油田实现5000万吨以上连续27年高产稳产;从2003年到2014年,大庆油田又实现4000万吨连续12年持续稳产。2015年以来,继续保持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当量4000万吨以上。

03. 中海油渤海油田:约3000万吨

2019年获得重大勘探突破、探明超千亿方凝析气田的渤海油田,实现持续稳产约3000万吨的目标。为了实现稳产3000万吨的目标,在渤海海域,渤海油田已形成“百船奋战”的宏大场面。在渤海油田,仅三用工作船目前就有131 艘,高峰期有 127 艘三用工作船同时作业。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底在渤海油田作业的各类船舶至少有 170 艘;平均每天海上作业人员达 11000 余人。

按照“七年行动计划”,到2025 年,渤海油田在中国海油国内油气总产量占比将大幅上升。而渤中19-6千亿方大气田将是推动渤海油田产量大幅上升的重要动力之一。2019年2月底,中海油宣布,位于我国渤海海域渤中凹陷的渤中19-6气田,测试获得优质高产油气流,确定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000亿立方米,可以供百万人口城市的居民使用上百年。这是渤海湾盆地50年来最大的天然气发现。

04.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约2850万吨

2019年,作为中国石油“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重要接替区,塔里木油田已建成我国陆上第三大油气田和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油气产量连续三年超百万吨增长,突破2850万吨,油气产量当量较去年同期净增超200万吨,创近近年最大增幅。2020年是塔里木油田建设3000万吨现代化大油气田的全面决胜之年,截至目前,2020年油气产能建设的163口新井已全部提前部署完毕,94口井即将开钻。

塔里木油田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旗下第三大油气田,目前塔里木油田还处于开发初期,其油气探明储量还不到地质储量的20%。根据塔里木油田加快油气事业发展规划,油田油气产量当量将在2020年和2025年分别达到3000万吨、3600万吨,并在此基础上朝着4000万吨现代化大油气田目标进军。

05. 中石化胜利油田:约2400万吨

2019年,胜利油田实现整体账面盈利,盈亏平衡点持续降低,向着50美元/桶迈出关键一步,一举扭转5年来的亏损局面。2019年,胜利油田实现稳产约2400万吨目标,超额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三级储量任务,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4644.29万吨、控制地质储量6696.39万吨、新增预测石油地质储量8258.53万吨。

2019年,胜利油田精细勘探老区效益增储,积极探索新区加快突破,取得了“三个油气发现、五个商业发现、一个好苗头”的勘探成果。油田强化高效滚动评价建产,深化老区高效注采完善,夯实效益稳产基础,新建产能155万吨,与2018年同比增加4万吨;SEC储量超额完成集团公司下达任务。

06.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约2139万吨

2019年,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净产量超268.5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天然气产量15.5%。与2018年同比,2019年西南油气田天然气产量增加42亿立方米,增幅达到18.6%,增量占中国石油总增量的45%、全国的1/3,在中国石油16家油气田中排名第一。

目前,川南页岩气年生产能力达到100亿立方米,日产量突破3000万立方米。西南油气田公司页岩气年产量67亿立方米,同比增加36亿立方米。此外,高效建成年产能150亿立方米的安岳特大型气田。通过精益生产控递减,加快老区新层系试采评价和开发准备,老区气田年产气80.3亿立方米。

07. 中海油南海东部:约1500万吨

2019年南海东部油田全年产量约1500万吨(按原油密度0.88吨/方、1255方天然气=1吨原油热值换算),一举超过曾经排在其前位的新疆油田和陕西延长石油。面对2019年生产目标要求,南海东部石油局全年两次调整各油气田产量指标,细化增产措施。根据中海油“七年行动计划”,2025年南海东部油田上产2000万吨,并为此设立专门项目组,为保障国家油气供应安全多作贡献。

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气产区,南海东部油田长期稳产高产,截至目前累计生产油气超过3亿吨油当量。油田发展36年来,创造了连续24年油气年产量超千万立方米的纪录,源源不断的能源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注入不竭动能。2019年12月以来,南海东部油田在提前实现连续5年油气产量上产目标的基础上,继续冲刺产量。

08. 中石油新疆油田:约1480万吨

2019年,新疆油田连续5年油气“双超”。截至2019年12月31日,新疆油田全年生产原油1247万吨、天然气29.3亿立方米,原油产量较上年净增100万吨,产能建设规模首次突破300万吨大关,原油产量、原油产量净增量、新建原油产能均创历史新高。原油产量净增幅度居国内油气田首位,油气生产连续5年实现“双超”。

一年来,新疆油田大力推广“大井丛、平台式、工厂化”和“批钻批压、批焖批开”建产模式,强化现场实施各环节无缝衔接,建成投产玛131转油站、克拉美丽气田增压及深冷提效、百联站改扩建等重点工程,提升了地面系统保障能力和提质增效水平,全年新建原油产能310万吨,新井产油50万吨。此外,天然气实现高质高效建产,超额完成呼图壁储气库调整工程年度建设任务,新增采气能力300万立方米/天,顺利迎峰度冬,有力保障了北疆及西二线天然气供应。

09. 陕西延长油田:约1120万吨

根据延长石油官方报道,截至2019年12月31日,延长油田全年累计生产原油1120.14万吨,超计划任务1366吨。

2019年,延长油田紧盯产销目标,全面加强生产组织,抢抓黄金生产时段,启动劳动竞赛、夺油会战,油田日产能持续保持3.2万吨高位运行;全力推进新“三年注水大会战”,公司级注水项目区全年累计生产原油达244.13万吨,同比实现净增油10万吨;精心实施新井开发,加强综合地质研究,优化开发部署,严格各环节质量监督,新井平均单井日产量1.12吨,同比提高16.7%,达到近年最好水平。此外,延长石油聚焦增储稳产,大力实施科技兴油,全年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35亿吨,特别是在页岩油勘探开发、下组合致密油开发等方面均取得新突破。

10. 中海油南海西部:1000万吨

中石油辽河油田:1000万吨

2019年中海油南海西部油气田全年约1000万吨(按原油密度0.88吨/方、1255方天然气=1吨原油热值换算),这也是“10大油田”榜单中的新面孔。根据中海油“七年行动计划”,2025年南海西部油田上产2000万方油当量。

南海西部油田20余年相继攻克高温、高压、深水领域三大世界级油气勘探开发难题,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系统掌握该领域全套勘探开发技术的国家之一,为全面开发南海油气资源、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目前,南海西部油田已累计生产油气超2亿吨油当量,为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着眼“十四五”,辽河油田提出“推进千万吨持续有效稳产,建设库容达100亿立方米储气库”的目标。2019年,辽河油田克服国际油价震荡走低、自然灾害等困难,连续34年原油稳产1000万吨。

辽河油田计划相继投资600亿元,依托多年开采油气后的废弃气藏,改扩建形成双台子储气库群,雷61、黄金带、马19、龙气5、高3、兴古7等储气库。先期工程以双台子储气库群和雷61储气库为合作载体,投资220亿元,到2025年形成64.8亿立方米工作气量规模;后期工程拟以黄金带、马19等其他储气库为合作载体,计划投资380亿元,预计2035年全部投产。届时,辽河油田储气库群工作气量将达到115亿立方米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