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联解体的四大根本原因概括?
根本原因概括为:
1、苏联内部不团结
2、不注重民生。
3、做了很多错误决策。
4、最重要的是苏联被西方文化入侵,思想崩塌,最终导致解体。
二、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简述?
答,我认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就是苏联党和政府的腐败,使苏联人民对党和政府失去了信任。
导致人民出现了反政府情绪,美帝国主义趁机进行自由主义思潮的渗透,更加剧了苏联人民对苏联党和政府的厌倦情绪,最终苏联这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走向崩溃。
三、前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与联邦制国家结构的矛盾和传统体制与社会生产力的矛盾。
高度集中的党政体制,使联邦制国家体制有名无实;苏共和联盟中央垄断权力,使共和国失去实权;各种决定权集中于联盟中央,加盟共和国主权限于狭小范围;苏维埃在政治体制中地位下降和变形,使共和国的参政议政形式化;高度集中的党政体制使俄罗斯联邦、俄罗斯民族在联盟国家中占有特殊地位和领导地位,事实上的民族不平等依然存在。这种高度集中的党政体制与分权性质的联邦制国家结构的矛盾,加之宪法关于加盟共和国享有主权和退盟权的规定,为各加盟共和国争取国家主权、脱离联盟中央积累了动因,提供了法律依据。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规定国家的一切经济活动均由中央计划决定,造成共和国失去经济决策权;资源归属、企业隶属、产品物资和财政收支高度集中于中央,共和国既无权也无力综合发展地区经济;产业政策和生产力布局按照全国的地区专业化分工进行,造成许多共和国经济“殖民地化”,结构单一、生产落后、生活低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经济建设只有一个积极性,束缚了地方和民族地区的积极性。这一切形成了共和国经济主权要求和民族分离的历史根源。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经济发展的一切动因不是产生于体制内,而是来自体制外。生产的目的是完成国家计划,体制内没有形成满足人民需要的运行机制;产权虚位造成体制本身缺乏内在动力,企业经营和劳动者的动力不在体制内,而来自外部动员;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竞争,阉割了体制的效率机制,形成数量型经济和耗费型经济。由此产生这种体制的致命性弊端就是阻碍科技进步,尤其不适应现代高科技发展的要求,导致经济发展粗放经营,经济结构比例失衡,产业级次严重落后。这一切造成苏联经济长期存在短缺性经济危机,经过长期的效率下降,最后爆发衰退性经济危机。
苏联模式带给人们的不是富裕的社会主义,而是危机的社会主义,并与西方发达国家形成巨大反差,这就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四、前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936年,苏联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苏联的第二部宪法,宣布苏联成为一个苏联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也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这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具体表现在:经济上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商品和市场;政治上权利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与法制。
这种体制形成于外部的帝国主义包围和内部的落后的经济文化双重条件下,弊端诸多,譬如经济效益低下,缺少社会主义民主,导致的是市场上消费品供不应求,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终使得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减弱。
二、长期积压的各种矛盾
苏联是个多民族国家,但是苏联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做的不尽人意。典型的就是苏联处理犹太人问题的方法。
苏联经过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依然没有使经济有很大突破,人们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而同时期的欧洲西部国家的经济却发展很大,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这也是后来苏联公民借道捷克斯洛伐克逃跑到联邦德国的原因。
官僚主义作风同时导致了苏联政府与人民的矛盾,可以说苏共与人民群众的脱离是导致苏联解体的一大原因。
三、戈尔巴乔夫失败的改革
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提出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民主化”与“公开性”,全盘否定苏联历史,甚至是十月革命,还产生了丑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后果,苏联人民思想极度混乱,各种社会矛盾总爆发。这一系列的后果导致1990年苏联局势动荡,苏共失去领导地位甚至于819事件后不得不解散。苏联的各个加盟共和国也开始分离,最终使得苏联完全解体。这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实行了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发展,共同对抗苏联,还实行了和平演变的策略,企图在不发生战争的情况下使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变色”。这都成为了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