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濒临灭绝的动物有哪些?
5月22日是“生物多样性国际日”,旨在唤起全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然而,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世界上的很多生物正在面临危机,目前约有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
小编为您盘点几种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一起来看看吧!
NO1:“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被称为“国宝”,活泼可爱,憨态可掬,一直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和喜爱。它不仅集珍稀、濒危、特产于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称。
NO2:滇金丝猴
滇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的一级珍稀濒危保护动物,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与大熊猫一样被称为中国的“国宝”。滇金丝猴仅分布于金沙江和澜沧江间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的狭窄地带,现存种群数量约为3000只。
NO3:“海上大熊猫”中华白海豚
中华白海豚素有“海上大熊猫”之称,属于鲸类的海豚科,是与大熊猫、华南虎属同级别的珍稀濒危物种。从曾经终年可见到仅存4000余头。它们和人类一样能够恒温、用肺部呼吸、怀胎产子及用乳汁哺育幼儿。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NO4:朱鹮
朱鹮是世界濒危鸟类之一,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但1981年,中国科学家在陕西洋县发现了仅存的7只朱鹮,并在此基础上培育出一代代朱鹮,目前中国野生朱鹮数量达1800只左右,人工饲养的也有约700只。
NO5:丹顶鹤
丹顶鹤具有三长——嘴长、颈长、腿长。体羽几乎全为纯白色。头顶裸出部分鲜红色;额和眼先微具黑羽;喉、颊和颈大部为暗褐色。次级和三级飞羽黑色,延长弯曲呈弓状。尾羽短、白色。嘴灰绿色,脚灰黑色。丹顶鹤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NO6:扬子鳄
扬子鳄是世界上23种鳄类中中国独有的物种,也是最濒危的鳄种之一。中国将其列入一级保护动物,国际濒危组织将其列为濒危种和禁运种。1999年,中美联合调查组调查结果显示,野生扬子鳄数量已不足150条,并以每年4%至6%的速度下降。
NO7:北极熊
全球变暖导致北极海冰面积持续缩小。目前,全球北极熊数量仅为2.6万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也将北极熊的保护状况标示为“易危”,并标示北极熊非常“脆弱”,很可能灭绝。
NO8:高鼻羚羊
蒙古高鼻羚羊是高鼻羚羊的亚种,与藏羚羊是近亲。高鼻羚羊被确定为野外灭绝,该物种曾经广泛分布于欧亚一带的草原,但由于大量捕杀,高鼻羚羊的数目在过去40年间由125万只锐减到不足5万,而蒙古高鼻羚羊的数目则不足万只。
NO9:雪豹
雪豹分布在中亚高山区域,因常在雪线附近活动而得名。由于处于高原生态食物链的顶端,被称为“高海拔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气压计”。过去十几年来,由于栖息地丧失与退化、盗猎、人兽冲突等原因,雪豹数量至少减少了20%,据估测,目前全球雪豹数量不足4000只,已被列为国际濒危物种。
NO10:陆龟
辐射纹陆龟原产于马达加斯加南部,因背甲上有黄色放射状纹路而得名。猎取龟肉和非法宠物交易猖獗导致这种陆龟种群数量大幅减少,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级别为“极度濒危”。
NO11:白犀牛
白犀牛是全球最珍稀的濒危动物之一,其中名为北部白犀牛的亚种在全球仅剩3头。白犀牛分为南部白犀牛和北部白犀牛两个亚种,目前总量不足3万头,受到严格保护。
NO12:鲸头鹳
鲸头鹳分布于非洲东部,通常在沼泽地中生活,可以长到超过5英尺(约合1.5米)高,翼展达10英尺(约合3米)。鲸头鹳喜欢在浑水中觅食,以鱼、蛙等动物为食。鲸头鹳已被列为濒危物种,总数估计在5000至8000只左右。
NO13:长鼻猴
长鼻猴属于红色保护名录濒危级别。长鼻猴的主要特征是其又大又长的鼻子。雄性长鼻猴随着年龄的增长鼻子越来越大,最后形成像茄子一样的红色大鼻子,而雌性长鼻猴的鼻子却比较正常。
NO14:北部毛鼻袋熊
北部毛鼻袋熊是澳大利亚特有物种,也是世界上稀有的大型哺乳动物之一,仅分布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中部,与同为濒危物种的塔斯马尼亚袋熊、南部毛鼻袋熊同属一种。由于人类对土地的开发、野狗等动物的捕食等因素,导致北部毛鼻袋熊栖息地缩小,目前只有约250只北部毛鼻袋熊生活在野外。
NO15:美西钝口螈
萌呆的眼神,无辜的笑脸,两颌周缘是三对羽状外腮,这俨然是一只超迷你版的“恐龙”。美西钝口螈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属于极危级别的珍贵物种。美西钝口螈最大的体长超过43厘米,典型的成体长度介于20和28厘米之间,它是杂食动物,一口细牙,能吃掉水中的小鱼、泥鳅等食物,甚至连牛肉、鸡肉也能吃。
二、地球上已经灭绝了多少种动物?
有一句话很有意思,地球不需要人类拯救,人类只需拯救人类自己。
自寒武纪开始,地球就经历了数次生物大灭绝事件: 奥陶纪生物大灭绝:发生于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导致大约85%的物种绝灭。泥盆纪生物大灭绝:3.65亿年前的泥盆纪晚期。海洋生物遭受了灭顶之灾。二叠纪生物大灭绝: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导致超过96%的地球生物灭绝。三叠纪生物大灭绝: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发生了第四次生物大灭绝,爬行类动物遭遇重创。白垩纪生物大灭绝: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三叠纪晚期以来长期统治地球的恐龙整体灭绝。自从人类出现以后,特别是19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由于人类只注意到具体生物源的实用价值,对其肆意地加以开发, 而忽视了生物多样性间接和潜在的价值,使地球生命维持系统遭到了人类无情的蚕食。科学家估计, 如果没有人类的干扰,在过去的2亿年中,平均大约每100年有90种脊椎动物灭绝,平均每27年有一个高等植物灭绝。在此背景下,人类的干扰,使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灭绝的速度提高了100—1000倍。1600年以来,有记录的高等动物和植物已灭绝724种,而绝大多数物种在人类不知道以前就已经灭绝。
三、人类灭绝的食物有哪些?
人类灭绝的食物有,香蕉、鳄梨、草莓
最新研究指出,如果气候变化再得不到控制,香蕉、鳄梨、草莓等常见食物将会越来越少,成为“奢侈品”甚至永远消失。
四、世界上12种最濒危的动物排行?
1.远东豹
远东豹,又称阿穆尔豹、满洲豹,原产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它每小时能跑60公里,弹跳高度可达5.8米。2015年,全球仅存60头远东豹,全都生活在俄罗斯豹地国家公园。
2.婆罗洲猩猩
婆罗洲猩猩仅生活于婆罗洲岛——亚洲最大的岛屿。相较于“表亲” 苏门答腊猩猩,它们的脸更宽、胡须更短。婆罗洲猩猩有三个亚种:西北亚种、东北亚种、中部亚种。中部亚种数量最多,据估计有3.5万只。东北亚种最危险,仅存约1,500只。
过去六十年来,婆罗洲猩猩的数量骤减50%。据科学家预计,到了2025年,婆罗洲猩猩的数量会再减少22%,总数量降至4.7万只。
3.山地大猩猩
目前,山地大猩猩仅存不到900只。人们曾认为,该物种会在二十世纪末灭绝,但自然环境资源保护者正在努力保障山地大猩猩的延续。当前,山地大猩猩的最大生存威胁因素有:政治不稳定、人类侵占栖息地、森林退化。
4.中南大羚
直到1992年,人们才发现了中南大羚。它属牛科,生活在越南和老挝的山区。这种动物非常罕见,科学家只遇到过4次。
5.玳瑁
这是一种海龟,生活在热带海洋里。人类为吃龟蛋、取龟壳而杀害玳瑁,对它们造成了极大威胁。此外,它们还很容易陷入渔网。过去一百年来,玳瑁的数量骤减80%。
6.华南虎
在20世纪50年代,华南虎尚有4,000只。1979年,中国明令禁止捕猎华南虎。尽管如此,到了二十世纪末,华南虎依然仅剩30-80只。2016年,华南虎约剩100只,皆被圈养——也就是说,没有野生华南虎了。
7.长江江豚
顾名思义,它们生活在长江。这种动物很聪明,智商和大猩猩差不多。据估计,目前还剩1,000-1,800只长江江豚。
8.苏门答腊象
苏门答腊象可重达5吨,生活在茂盛森林里。由于栖息地大面积被毁,苏门答腊象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减少了半数。据估计,它们目前仅剩2,400-2,800只。
9.中华穿山甲
它们不仅生活在中国,也生活在其它亚洲地区,如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麓、印度的北部地区。人们猎杀中华穿山甲,是为了肉和鳞片。它是全球交易量最高的哺乳动物。据估计,每年有10万只穿山甲被捕。
10.白背兀鹫
在中国南方和马来西亚,白背兀鹫可能已经灭绝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白背兀鹫的数量减少了99.9%。专家认为,这是因为白背秃鹫在吃牛尸时,吃进了有毒的兽药。
11.菲律宾鳄
目前,野外仅存不到200只成年菲律宾鳄。它们是栖息地丧失和捕鱼设备的受害者。
12.小头鼠海豚
这是世界上最罕见的海洋动物,首次被发现于1958年。自1997年以来,小头鼠海豚的数量减少了92%以上。目前,野外仅存30只。它们是捕鱼设备的受害者,同时也可能是气候变化的受害者——全球变暖对栖息地条件和食物链产生了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