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津最有“名气”的锅巴菜,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美食?
津味锅巴菜(俗称嘎巴菜)是天津独有的地方传统风味小吃,由山东煎饼演变而来早年在天津谋生的山东人,常把绿豆煎饼(天津人称为嘎巴)切成细条,拌入制好的卤汁,配以小料出售,逐渐传遍天津。嘎巴菜色、形美观,多味混合,清香扑鼻、素淡爽口。“嘎巴”香嫩有咬劲,卤子透亮而觉鲜。加上绿豆性甘凉,能清热,解暑,利水、解毒,因此,每逢夏季,备受欢迎
二、锅巴菜卤子的秘方?
食材
绿豆200g,
香菜8根,
白面100克,
香菇4朵,
木耳8朵,
淀粉30克,
洋葱200克,
孜然粉10克,
五香粉10克,
生抽20克,
老抽20克,
蚝油20克,
盐15克,
糖5克,
大料4颗,
方法/步骤
1/将绿豆泡上6个小时左右,可以加上一些大米,往料理机里加水到1000毫升,启动米糊功能,把绿豆和大米打成糊状。
2/加入100g面粉和少许淀粉,稠的话加点水,再放少许盐、孜然粉和五香粉,倒入平底锅中刷油,把面糊平摊在锅中,摊成煎饼。
3/准备香菜根、洋葱、香菇,泡在清水里一天,第二天起锅烧油,放入大料,煸炒后依次放入洋葱丝、香菇丝、木耳丝,然后放入生抽、老抽、蚝油、盐、糖。
4/把煮好的香菜水倒入锅中,煮开后放入20克玉米淀粉勾芡,汤汁烧浓稠就可以关火,把前一天做的煎饼切成菱形块,然后浇卤即可
三、天津嘎巴菜做法?
将绿豆磨碎、过筛,用清水浸泡,然后,用手揉搓,捞去豆皮、杂质,控去余水,与泡好的大米混合,磨成粥状
步骤2
将烙子置小火上,舀上面糊,摊成薄似纸张的圆形煎饼,改刀切成柳叶形
步骤3
制卤时,先将香油烧热,投入葱花、姜末、香菜根,至炸呈金黄色时,下大料面、面酱,倒入酱油,开锅后倒入盆内。再将清水烧开,放入大盐和制好的酱卤。锅开后,倒入酱油,下大料面、五香面、姜末、碱面,待卤汤开后,用水团粉勾芡,倒入容器内
步骤4
用部分洁净盐水将腐乳泻开,再与其它盐水搅在一起,加味精调匀。另将辣子面用热油炸成杏黄色,将油、糊分开
步骤5
另取香干切成小象眼片,放在烧热的香油中炸至外皮发脆,倒入开水中煮。开锅后,倒入酱油、味精,再开锅后,捞出香干,最后,用香油将芝麻酱调稀
步骤6
食用时,将嘎巴投入盛有卤子的容器内,适当搅拌,盛入碗内,并根据各人口味,加入腐乳汁、辣椒糊、香干片、芝麻酱和香菜末。
四、东北嘎巴锅历史由来?
锅巴菜,在天津口语中称为“嘎巴菜”,这嘎巴菜还大有来历呢。这还要说到清朝,有个乾隆皇帝,他非常喜欢到江南去寻访,有一次,他从江南回到北方,船行驶在北运河乾隆想要上岸看看,也连再吃点当地的美食。他就转到了一家张记煎饼铺门前,这家煎饼铺生意很好,也小有名气。
吃惯了山珍海味的乾隆,特别想尝尝民间最爽口的煎饼卷大葱。吃得舒坦,着急难免犯噎,他就想跟店家要点热汤,店里本来不卖汤,可掌柜张兰觉得这老爷子谈吐不俗挺有身份的,赶忙招呼内人郭八姐着手打点。这郭八姐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苦出身,干活做事麻利活泛,见客人嘴急,就想起当年自己常吃的煳饭嘎泡菜汤,又解饱又解乏。当即就把现成的煎饼撕成碎片浸入菜汤中,再放上点油盐和香菜等佐料,一大碗热乎乎的清汤就端了上来。
乾隆正噎得难受,见了汤,不由分说就一口闷掉。煎饼爽口,清汤顺口,乾隆指着汤就问:“叫什么名字啊?”郭八姐以为问她名字,接着就回答:“郭八……”乾隆一听,“锅巴倒也合理,锅巴的嘎巴嘛!若再加个菜字,叫锅巴菜,最宜下干粮,更好。”
第二天,乾隆的侍卫来到张记煎饼铺,开口就说:“掌柜的,你的大福来了!”搞得张兰莫名其妙。“可知道昨天吃煎饼的人是谁吗?是当今皇上乾隆爷!皇上夸你们的锅巴菜好,看你们生活清苦,特赏银200两。”张兰接过银子又惊又喜,立即喊出内人叩头谢恩。
从此,张兰将这个侍卫所说的“大福来”取代“张记”,成为店铺字号,煎饼铺也改成锅巴菜铺,借着乾隆的赐封,锅巴店生意十分兴隆。
“张记”的后人就这样把锅巴菜的手艺,一直传到今天。
五、锅巴菜的卤子的怎么做?
(1)将绿豆磨碎、过筛,用清水浸泡,然后用手揉搓,捞去豆皮、杂质,控去余水,与泡好的大米混合,磨成粥状。
(2)将烙子置小火上,舀上面糊,摊成薄似纸张的圆形煎饼,改刀切成柳叶形。
(3)制卤时,先将香油烧热,投入葱花、姜末、香菜根,至炸呈金黄色时,下大料粉、面酱,倒入酱油,开锅后倒入盆内。再将清水烧开,放入大盐和制好的酱卤。锅开后,倒入酱油,下大料粉、五香粉、姜末、碱面,待卤汤开后,用水团粉勾芡,倒入容器内。
(4)用部分洁净盐水将腐乳泻开,再与其它盐水搅在一起,加味精调匀。另将辣子面用热油炸成杏黄色,将油、糊分开。
(5)另取香干切成小象眼片,放在烧热的香油中炸至外皮发脆,倒入开水中煮。开锅后,倒入酱油、味精,再开锅后,捞出香干,最后,用香油将芝麻酱调稀。
(6)食用时,将“嘎巴”投入盛有卤子的容器内,适当搅拌,盛入碗内,并根据各人口味,加入腐乳汁、辣椒糊、香干片、芝麻酱和香菜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