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谓“慎独”精神,有多少人能达?
“慎独”,原文出自《礼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一般来说是指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能谨慎遵守道德规范,不逾矩越轨。明末大儒刘宗周的“慎独”自成学派,提升到本体论高度:“独者,本心之谓,良知是也。”他将阳明心学进行了修正,从而把“慎独”说成是最重要的修养方法:“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功夫”;“独即天命之性所藏精处,而慎独即尽性之学。”主要是针对当时的士风,希望通过内省的功夫来收拾人心,使人人向善,跻于道德之域,以解救“世道之祸”。现代人很难,也不一定要达到这个境界,而是要有良知的信念,去坚守。
二、护士什么叫慎独精神?
慎独的意思在独处中谨慎不苟,护士的工作是需要独立完成且责任重大,因此必须谨慎一丝不苟
三、什么叫慎独精神?
呵呵,学思想道德修养这一部分吧,很简单,就是自己独立时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别人不在的 时候也要严格谨慎严格自律,不违法道德不放纵自己, “慎独”指的是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 ,你在用手机上网啊,我没有钱哈哈
四、"慎独、慎微、慎言、慎行"是什么意思?
1.慎独:在单独行动的时候,要做到慎独。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违反法律之事。
2.慎微:在涉及小事的时候,要做到慎微。所谓慎微,就是审慎于细微而能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个由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
3.慎言:在与人交流的时候,要做到慎言。所谓慎言,就是说话要谨慎,不要说自己做不到的事。
4.慎行:在落实行动的时候,要做到慎行。所谓慎行,就是行为谨慎检点。
扩展资料:
一个懂得“慎”的人,不一定就是“完人”;但是一个不懂得“慎”的人,却一定是“瑕人”。慎独、慎染、慎微、慎初和慎终,护我们驻守清本,安得自在。
五、慎独是什么意思?
在独处中谨慎不苟。语出《礼记·大学》:“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李劼人《大波》:“在这种不开通、不文明的地方,身当人师的人,那敢不慎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