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是哪个朝代的年号?

明朝

天启(1621年-1627年)为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在位时的年号

在《明史》中这样记载,朱由校酷爱木工,被评为历代皇帝中最有特色的一个皇帝,其心灵手巧,在木器的制作方面表现出浓烈的兴趣,但凡朱由校制作之物,外表精美,往往有出人意料的作用。

朱由校是不折不扣的工匠大家,这对于一个古人来说,能有一技之长,已然是安身立命的本事。但这限于普通人家,对于皇帝来说,这却是“奇技淫巧”,被视为不务正业。

朱由校上位的时候,接手的就是一手烂摊子。万历皇帝二十多年不早朝,让国家处于停滞阶段。刚上位的朱由校,让东林党人主管内阁,都察院和六部。

此时的东林党如日中天,被称之为“众正盈朝”。前期政局清明,一众奸臣被排挤出权力中心,袁崇焕等将领被任用,颇有大治之世的迹象。此时后金趁势作乱,原本被赖以重用的东林党人此时却出现了大问题—战争失败了。

在《明史》中记载,这是朱由校公开表示对东林党的不满。在魏忠贤没上位之前,东林党一家独大,平日里是争争吵吵,争权夺利,这一点在万历年间也是常事,万历帝采取的是消极不面对,而朱由校采用的则是“以夷制夷”的办法—利用魏忠贤,制衡东林党。

朱由校被评为昏君,但是其军事才能断然是不容轻视的。不管是万历帝,还是朱由校,在面对后金的问题上,都是一致的意见—可防,可放。

在边防方面,朱由校十分感兴趣。通常皇帝只是听边防将军汇报近况,朱由校却会亲自派人去边防查验。这点在皇帝中也是不多见的,这起吗证明了朱由校对边防的重视。

为什么要叫天启年?

天启年,明朝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在位六年,公元1621--1627年,死时年仅二十二岁,是个短命的皇帝。

天启皇帝与清朝同治皇帝一样,十六岁亲政,二十二岁死亡,亲政年纪,在于年数,死亡岁数一样,预示着一个王朝覆灭的前奏。

天启七年(1627年)五月,因划船嬉戏,溺水获疾。后虽痊愈,仍沉缅于声色犬马之中,饮“仙方灵露饮”,以求长生。八月二十二日,[1]崩于乾清宫,终年23岁,遗诏以皇五弟信王朱由检嗣皇帝位。[49]谥号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庙号熹宗。葬于明十三陵之德陵。

天启之乱是哪个朝代的?

天启之乱为明代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1621年 - 1627年)。 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1605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