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螂蚓?

吉普斯兰大蚯蚓的体长最长可达到3米,平均重200克,看文字就能够感觉到它很大虽然吉普斯兰大蚯蚓很大,让人起鸡皮疙瘩,但实际上它的皮肤很美丽,前面是暗紫色,后面的是粉红色到灰色。

吉普斯兰大蚯蚓的一生都生活在约1-1.5米的粘土层的地下洞穴中,排泄也是在约52米深的地下。虽然它一生都待在地下,但由于它很大,行动很缓慢,所以当它快速移动的时候,人们可以听到声音。有时候降水量大的时候,它们也会钻出泥土,而且在山体滑坡或者倒塌的时候,也会很容易发现它们。

由于吉普斯兰大蚯蚓在暖和的月份繁殖,而一次繁殖也只产一次卵,生长速度缓慢,所以它在澳大利亚的总量很少。于是它被收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并且被贴上了“易受损害”的标签。吉普斯兰大蚯蚓被列为保护动物,并且为它建立了3个自然保护区和大蚯蚓博物馆。

世界上最大的蚯蚓吉尼斯世界纪录?

世界上最大最长的蚯蚓(长达2米多)。

巨型蚯蚓是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大最长的蚯蚓,曾经有专家在厄瓜多尔附近抓到过一条长达1.5米,重达1.12磅(1斤左右)的超大蚯蚓,这就是巨型蚯蚓了。大小和一条蛇差不多,简直是令人震惊不已,据生物学家们称这种蚯蚓最大可以长到2米多长,这条还算是比较小一点的了,所以它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上最大的蚯蚓了。

这种巨型蚯蚓主要是生存在南美洲的森林当中,曾经在澳大利亚地区也有发现过这种蚯蚓的踪迹,它们的平均长度都在1米以上,直径大概为2cm-4cm左右(人的大拇指差不多),重达500-700克左右,寿命在5年以上,最大可以长到2米多长,与普通蛇类的大小相当。

蚯蚓最长的有多长?

世界上最长的蚯蚓6.71米,直径近乎2厘米的巨蚯蚓。这条蚯蚓壳算是“蚓中之霸”了。1967年11月间,在南非开普顿省的岱比纳克,据说发现了一条7米长的

世界上最长的蚯蚓长达一米?

答:不是,世界上最长的蚯蚓不是长达一米,而是3米。

澳大利亚最新发现罕见的巨型蚯蚓,体长最大3米,寿命可达到5年以上。科学家发现澳大利亚巨型蚯蚓是世界上最长的蚯蚓物种,体长达3米,它们仅生活在维多利亚省东南部南吉普斯兰岛低河谷地区。

什么被称为灵体蚯蚓?

他很早就感应到了 祸具魂的存在,称之为灵体蚯蚓,或许 那才是祸具魂本来的形象 一个长得像蚯蚓的怪物。

小林至始至终只是一个参与者,最后弄得家破人亡,但是他没死,最后以他名义寄出去的包裹也说明了这一点 ,可能是为了拍续集吧。对吗

关于蚯蚓的有趣的知识?

①雌雄同体的“怪胎”

  蚯蚓还有一个名字叫“曲鳝”,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代表性动物。它们通常生活在肥沃潮湿的土壤中,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虽然它们的生活环境“脏乱差”,还有很多微生物存在,可是它们却很少生病,这是因为它们体内拥有独特的抗菌数免疫系统。

蚯蚓的身体没有骨骼,两侧对称,具有分节现象,在体表生长着一层具有色素的薄角质层。除了身体的前两节之外,其他各节都覆盖着刚毛。目前,世界上已知的蚯蚓有200多种,生物学家达尔文还称蚯蚓为“地球上最有价值的动物”。因为它的体内含有70%的蛋白质,还有磷、钙、铁、钾、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

② 蚯蚓的“再生”能力

 蚯蚓的“再生”能力极强,这也是我们从小在科普读物上了解到的知识——将一条蚯蚓切成两节,它便会长成两条蚯蚓。不过,也有一些生物学家并不认同这个观点,他们认为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如果被切成两段,也只有带环的那一段才能成活,另一段必死无疑,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

研究人员为了证实蚯蚓的“再生”能力,分别做了三次不同的实验:

第一次实验在蚯蚓身体的二分之一处切断。一周后,两段蚯蚓的切面位置都长出了一个芽状组织;两周后,被切成两段的蚯蚓确实长成了两条完整的蚯蚓。

第二次实验在蚯蚓身体的四分之三处切断,结果只有长的那一段成活,另一段则腐烂了。

第三次实验将蚯蚓切成无数小段,结果真的像笑话中的“蚯蚓爸爸”那样一命呜呼了。

由此可知,蚯蚓的“再生”能力确实很强,不过它的“再生”也有一定规律性,并不是切断之后的第一段都可以存活,一般被切断后,剩余的体节越长越容易存活。另外,离蚯蚓头部越近的部分,再生的速率就越高,并不是所有蚯蚓被切断后都能够“再生”。

 

世界上最长的巨型蚯蚓

 

如果有人问你:什么动物长约2米,粗约2.5厘米,没有腿,却可以在地上蜿蜒滑行?你会不会直接回答“是蛇”?其实,这也有可能是一种蚯蚓。

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生活着一种巨型蚯蚓,它们的身体最长可以达到2米,远远看去就像一条蛇。尽管它们的外表恐怖,不过性格却十分温和。它们通常生活在地底深处,因为那里含水量高,适合它们呼吸。它们的洞穴深达1.5米左右,如果降雨量过大,它们的家被“淹”了,它们就会从泥土里钻出来透透气。

人们通常只有在发生滑坡或塌方的地方,才能发现它们的洞穴。

巨型蚯蚓产下的卵茧也很巨大,就像一只棕褐色的豆荚,而且它们一次只能产下一枚卵茧,要用一年的时间去孵化。正是由于繁殖缓慢,加之环境的恶劣变化,使得巨型蚯蚓被收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并被贴上了“易受损害”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