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氏还有别的图腾吗?

支姓是中国的姓氏之一,源于子姓,出自尧、舜时期的隐士子州支父,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支姓一族如今已遍布25省近400处集居地(除海南,福建外其余省市自治区均有50人以上聚集地),支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一百六十三位。现今人口约十八万,排在第三百三十九位。

支氏图腾

  【释义】支,本义是脱离了主干的枝条。衍生出支派、支系、支流等义。

二、支姓是哪个民族?

支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的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一百六十三位门阀。

支姓是中国的姓氏之一,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63位(虞 万 支 柯),最新的百家姓排名支姓311位。

支姓一族如今已遍布25省近400处集居地(除海南,福建外其余省市自治区均有50人以上聚集地),国内总人口约17.3万。官方统计江苏省的支姓人数排名第一。

支姓的来源比较复杂,而且模糊。相传尧舜二帝时有个名叫支父的人,他的后代就是支氏。亦有一说是源于周朝后代中一个姓支的氏族。西汉时中亚有一个月氏国,是秦朝、汉朝时候,位于丝调之路上敦煌那一带的一个小国,位于今甘肃省中西部和青海省东部。最初在陕西、山西等地落脚,后逐渐移迁分布于全国各地。到晋代的时候,月氏国人有的留在中原等地定居。到了唐王朝统一天下之后,受汉文化同化,变成完完全全的中国人。他们学习中原人使用姓名的习惯,有的从国名中取一个与氏发音相同的支字,作为姓。另外一个支姓,源于远古,但古书记载很简单,如《高士传》里说,尧帝时候有人名叫支父。又有本《路史》里说,周朝后代有姓支的氏族。在古代,支姓的望族大多聚居在琅琊,今山东临沂就有不少姓支的人家。支姓主要居住在河北,河南,江苏,浙江,江西,山东,云贵川等地。

三、支姓的来历?

“支”字是一个汉姓,属于百家姓中的常见姓氏之一。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支”源出于周代商朝后裔的姬姓,经过千年演变发展,最终形成独立的“支”姓。

传说说,支姓始祖为姜太公(姜子牙),他被封于支城(今安徽阜阳),后来支城成为支姓的发祥地。另有一种说法认为,“支”字的起源与商朝时期的一位叫作支伯的大夫有关,后人为了纪念他而以其名字作为自己的姓氏。

无论哪种说法,支姓作为一个古老的姓氏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中国历史上,不少著名的政治、文化和军事人物都姓支,如北宋文学家支辩、明朝将领支坤等。现在,“支”姓在中国各地的分布相对集中,其中以江苏、浙江等东南沿海省份的支姓人口较为集中。

四、支可以组什么词语有哪些?

支可以组的词语有:支撑、支架、支使、支脉、支队。

1、支撑[zhī chēng]:顶住压力使不倒塌。勉强维持。[zhī cheng]:zhī chēng的又音。义同“支撑zhī chēng”。

2、支架 [zhī jià]: 支撑、支起。用几根木头将屋梁支架起来。抵挡,用生命支架住一切打击。

3、支使[zhī shǐ]:指使;调遣;命令人做事。捉弄;逗引。支付使用,官名。使…去做。

4、支脉,拼音为zhī mài,汉语词典,是指一条流入较大脉管的支脉管。

5、支队是军队中相当于师或团的一级组织。

扩展资料

支姓是中国的姓氏之一,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63位(虞 万 支 柯),2014最新百家姓排名支姓311位。支姓一族如今已遍布25省近400处集居地(除海南,福建外其余省市自治区均有50人以上聚集地),国内总人口约17.3万。官方统计江苏省的支姓人数排名第一。

支,zhi,从又(手)持半竹,去竹之枝也。支是枝的本字,手持竹枝的样子。引申为分支、干支。释义

1、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竹”的一半,下面是手(又)。《说文》:“从手持半竹。”本义:去枝的竹子。

2、 支,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枝条。后作“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