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十二大国粹?
1、茶道
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饮茶、种茶、制茶都起源于我国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
2、武术
武术可以用三句话来形容: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哲,安身心;下武精技,放侵害。
3、围棋
围棋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古时称“弈”,讲科学、艺术和竞技三者融为一体,围棋是所有棋类的鼻祖。
4、书法
书法是中国汉子特有艺术,书法书体有“篆隶楷行草”五大类,书法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5、国画
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形式,国画题材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
6、瓷器
中国是瓷器之乡,被誉为瓷器之国。
7、汉服
汉服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中国“衣冠长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
8、丝绸
丝绸是中国特产,西汉起,中国的丝绸不断输往国外,成为世界闻名的产品。
9、剪纸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工艺,剪纸艺术在2009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0、刺绣
刺绣同样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工艺,刺绣主要有苏绣、湘绣、蜀绣、粤绣四大门类。
11、京剧
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三大戏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
12、中医
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它也被称作汉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
二、十大国粹顺序是什么?
1、中国京剧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中国。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中国画
中国画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国民族传统绘画,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性格、心理、气质,以其鲜明的特色和风格在世界画苑中独具体系。
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我国传统绘画(区别于“西洋画”),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
3、中国医学
中国传统医学,就是我们日常说的中医。它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慢慢开始被大多数当代中国人民所接受,同时在国际上也有着越来越重大的影响,渐渐开始深受世界人民的热爱和欢迎。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中和”,“中和”是世界万物存在的理想状态。通过各种方法达到这一理想状态就是致中和。天地就各得其所,万物便生长发育。可以说中医学所阐明的“阴阳和合”“阴平阳秘”生理机制正是儒家致中和思想的最佳体现。在这个终级目标下,中医是用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这三大来自中国古典哲学的理论,来具体解释生命的秘密。
4、书法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汉字书法为中国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中国文字起源甚早,把文字的书写性发展到一种审美阶段——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精神,并能激发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也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的形成)。
5、中国武术
中国武术,又称功夫,武功,国术或武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中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中国武术内容丰富,它把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是修习一门制止侵袭的高度自保技术,它在切实解决安全问题的基础上,使我们的头脑得到应变能力的训练,简便易行、能够轻松提升人的精神和身体素质,防卫健身,精进卓越,快乐通融。
6、围棋、中国象棋
围棋一种策略性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流行于东亚国家(中、日、韩、朝),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它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中国象棋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棋戏,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
象棋集文化、科学、艺术、竞技于一身,不但可以开发智力,启迪思维,锻炼辩证分析能力和培养顽强的意志,而且可以修心养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生活,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7、古琴
古琴,又称玉琴、瑶琴、丝桐、七弦琴,是中国的传统乐器,至少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古籍记载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可见古琴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古琴是中国“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渊源贯穿“道儒释”,被誉为“哲学性的艺术”。
8、汉服、丝绸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
丝绸是中国的特产。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并大规模生产丝绸制品,更开启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大规模的商贸交流,史称丝绸之路。从西汉起,中国的丝绸不断大批地运往国外,成为世界闻名的产品。那时从中国到西方去的大路,被欧洲人称为“丝绸之路”,中国也被称之为“丝国”。
9、瓷器
中国瓷器指的是中国制造的瓷器,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
瓷器的前身是原始青瓷,它是由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中国最早的原始青瓷,发现于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中,距今约4200年。器类有罐和钵。
10、锦与绣
锦是用彩色丝线织成花纹图案的丝绸。其色彩斑斓,图案华丽,是一种极具审美价值的高等丝绸。如新疆出土的汉代著名的《红地韩仁绣锦》就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它是在红色地锦上,织绣着具有汉代特征的图案,即云气纹、动物纹和吉祥语的组合。
三、十大国粹标准答案?
1京剧
京剧是一种融合了唱、念、做、打的表演艺术。在中国各地都有广泛的表演,但北京、天津和上海仍是主要的演出中心。京剧的唱、念主要使用北京方言,剧本则遵循一系列注重形式和韵律的严格规则而创作。京剧被视为中国传统社会戏曲审美理想的集大成者,并且作为中国文化遗产得到广泛认可。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位列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中国武术
中国武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停止(止)战斗(戈)的技术;是消停战事、维护和平的技术;是物质文明的保障和导向,带领修习者进入认识人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的传统教化方式。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人民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3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汉字书写,在完成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的一种艺术实践。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书法和英文书法等。其“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书法历经3000多年,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2009年入选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4中医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5中国剪纸
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瓷器
瓷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烧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它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是中华文明展示的瑰宝。
7围棋
围棋,一种策略性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流行于东亚国家(中、日、韩、朝),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它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8茶道
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茶道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茶道被誉为是道家的化身,文化起源于中国,南宋时期传入日本,衍生出日本茶道,而茶道精神正是茶文化的核心。
9象棋
象棋,亦作“象碁”、中国象棋(英文名Chinese chess),中国传统棋类益智游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先秦时期已有记载。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主要流行于华人及汉字文化圈的国家,象棋是中国正式开展的78个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首届世界智力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之一。2006年5月20日,象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0国画
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汉朝人认为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称为中国,将中国的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知。
四、世界十大国粹精华?
1、中医
中医是指中国传统医学,又称汉医、汉方。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慢慢被当代中国人民所接受,同时在国际是上也有着越来也重要的影响,开始深受世界人民的热爱和欢迎。我国自古就有“神农尝百草始有医”的传说,因此中药源于距今7000年前的神农时代,中药的鼻祖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神农中医的理论基础和源泉是《黄帝内经》。

2、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和昆曲曲牌,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已有200百年的历史。它的表演形式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超脱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3、书法
书法,汉字书写的艺术,汉字书法为中国独创的表现艺术。中国的文字起源较早,把文字的书写性发展到一种审美的阶段,即融入创作者的观念、思维、精神,并能激发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文字经历由甲骨文、古文、大篆、小篆、隶、草书、行书、真书等阶段,依次演进。

4、国画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中国创造的具有中国历史与鲜明民族特色的绘画,中国画以线条为造型的主要手段,讲究用笔,用墨,使线、墨、色交相辉映,达到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由于书画同源,因此绘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形成显著的艺术特征。

5、、古琴。
琴,亦称古琴、玉琴、瑶琴、七弦琴等,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古琴是中国“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琴曲3360首,琴谱130多部,琴歌300首。

6、围棋
围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智慧的追求。围棋的规则十分简单,却拥有十分广阔的落子空间,使得围棋变化多端,比其他棋类复杂深奥。下围棋对人脑的智力开发有很大帮助,可以增强一个人的计算能力、创造力等,也能提高人的注意力和控制力。

7、武术
武术,就是打拳和使用兵器的技术,也叫功夫,武功,国术或武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分为散打和套路,散打又叫散手,是武术的擂台形式式,套路则为武术的表演形式。

8、刺绣
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刺绣是我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二三千年历史。中国刺绣主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

9、瓷器
瓷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烧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一个重要的创造,是中华文明展示的瑰宝,有世界瓷国之称。

10、茶
中国是茶的故乡,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过去的。饮茶的起源,尚有起源于神农,起源于秦汉的说法。
五、大家都在问
1、中医
中医是指中国传统医学,又称汉医、汉方。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慢慢被当代中国人民所接受,同时在国际是上也有着越来也重要的影响,开始深受世界人民的热爱和欢迎。我国自古就有“神农尝百草始有医”的传说,因此中药源于距今7000年前的神农时代,中药的鼻祖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神农中医的理论基础和源泉是《黄帝内经》。

2、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和昆曲曲牌,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已有200百年的历史。它的表演形式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超脱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3、书法
书法,汉字书写的艺术,汉字书法为中国独创的表现艺术。中国的文字起源较早,把文字的书写性发展到一种审美的阶段,即融入创作者的观念、思维、精神,并能激发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文字经历由甲骨文、古文、大篆、小篆、隶、草书、行书、真书等阶段,依次演进。

4、国画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中国创造的具有中国历史与鲜明民族特色的绘画,中国画以线条为造型的主要手段,讲究用笔,用墨,使线、墨、色交相辉映,达到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由于书画同源,因此绘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形成显著的艺术特征。

5、、古琴。
琴,亦称古琴、玉琴、瑶琴、七弦琴等,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古琴是中国“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琴曲3360首,琴谱130多部,琴歌300首。

6、围棋
围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智慧的追求。围棋的规则十分简单,却拥有十分广阔的落子空间,使得围棋变化多端,比其他棋类复杂深奥。下围棋对人脑的智力开发有很大帮助,可以增强一个人的计算能力、创造力等,也能提高人的注意力和控制力。

7、武术
武术,就是打拳和使用兵器的技术,也叫功夫,武功,国术或武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分为散打和套路,散打又叫散手,是武术的擂台形式式,套路则为武术的表演形式。

8、刺绣
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刺绣是我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二三千年历史。中国刺绣主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

9、瓷器
瓷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烧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一个重要的创造,是中华文明展示的瑰宝,有世界瓷国之称。

10、茶
中国是茶的故乡,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过去的。饮茶的起源,尚有起源于神农,起源于秦汉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