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尤手下九大妖兽?

1.饕餮

饕餮(tāo tiè),别名老饕、狍鸮(páo xiāo),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四大凶兽之一据《山海经·北次二经》记载:饕餮其形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是贪欲的象征,常用来形容贪食或贪婪的人。

 2.浑沌

混沌(又作混沌)是中国古代神话四大凶兽之一 。

根据《左传》记载,中国古代神话四大凶兽分别是:形象如同巨大的狗的“混沌”、人头羊身并且腋下长眼睛的“饕餮”、生有翅膀的大虎“穷奇”以及人头虎腿并长有野猪獠牙的“梼杌”。

 3.穷奇

穷奇,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四凶之一,是西方天帝少昊的后代,因毁信恶忠,崇饰恶言,被舜流放,迁于四裔,以御魑魅;和混沌、梼杌、饕餮并称为远古“四大凶兽”。《山海经·海内北经》记载:穷奇外貌像老虎,大小如同牛般,长有一双翅膀

4.梼杌

蚩尤与黄帝大战:

数千年前,蚩尤和黄帝都是两个大部落的首领,蚩尤有八十一个兄弟,他们个个兽身人面,铜头铁臂猛无比.他们擅长制造刀、弓弩等各种各样的兵器.有一次,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发生冲突,黄帝赢了,炎帝归降,但九黎部落不肯跟着炎帝投降.黄帝于是联合各部落首领,在涿鹿的田野上和蚩尤展开一场大决战,这就是著名的“涿鹿大战”.战争之初,蚩尤凭借着良好的武器和勇猛的士兵,连连取胜.后来,黄帝请来龙和其它奇怪的猛兽助战.蚩尤的兵士虽然凶猛,但是遇到黄帝的军队,加上这一群猛兽,也抵挡不住,纷纷败逃.

饕鬄属于什么?

饕餮(拼音:Tāotiè),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古代青铜器上面常用它的头部形状做装饰,叫做饕餮纹。传说是龙生九子之一。

“饕餮”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它最大特点就是能吃。饕餮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这种怪兽没有身体,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的太多,最后被撑死。它是贪欲的象征。

《辞海》中记载:饕餮是“传说中的贪食的恶兽。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

《辞海》在解释饕字说:饕即“贪,《汉书·礼乐志》:‘贪饕险’颜师古注:‘贪甚曰饕。’特指贪食。”

《吕氏春秋·先识》:‘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

上面几段话里有三个问题需要注意:

一是,饕餮是一种“恶兽”,而不是鱼蛇蟒鳄,不属于鱼类或爬行类。《辞海》中还有附有商周鼎上的饕餮纹。你只要看一看就可以认出那个凶恶的猛兽像谁,非常像狼的正面像,也是圆眼吊睛,凶狠无比。

二是,饕餮甚贪食。这个特征鲜明地指出了狼的特性。“极贪食”是草原狼的最突出的特性之一,咱俩养过狼,太知道狼的这个天性了,咱俩可以举出无数个狼贪食的例子。天下再没有比狼更贪食的动物了。不信可以让人去问老牧民,天下最“贪食的恶兽”是谁?回答肯定是狼。人所共知,“贪”就是狼性的代名词。董仲舒说秦“以贪狼为俗”,也把贪与狼相并列。中国人形容贪食总是用“狼吞虎咽”,而且还把狼排在虎之前,狼比虎更贪食。形容贪心都说“狼子野心”,不会说“虎子野心”。

由于饕餮具有“恶兽”和“甚贪食”这两个狼的特征,而且饕餮纹又像狼。因此,传说中的饕餮很可能就是狼,或是从狼演变而来的神兽。

三是,饕餮成为商周鼎的主要纹饰,这就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宝鼎是华夏民族在青铜时代的立国之重器。在周朝,“一言九鼎”的“鼎”,是象征至高无上王权的神器和礼器,也是祭天祭祖的祭器,鼎在华夏先民心目中处于民族“图腾柱”的地位。因此,只有属于民族的图腾才有资格登上如此崇高的地位,而被镌刻铸造在宝鼎重器之上。这一现象又反映出两个问题:其一,到商周时,华夏族可能还仍然崇拜狼图腾,至少是猛兽图腾,炎帝黄帝族祖先的图腾崇拜遗风可能还继续存在,而周朝时期的华夏族受狼图腾的影响更深,因为,周起源于西戎,而西戎大多是崇拜狼图腾的游牧族。其二,当时的“龙”可能还没有被普遍接受,尚未真正成为华夏族的民族图腾,否则,象征王权的宝鼎就一定会以龙作为主要纹饰。而且,当时周天子也还没有坐龙座,那时还延续着炎黄游牧遗风,席地而坐。

周鼎上的纹饰主要由饕餮纹和云纹所组成,以饕餮为中心,云纹环绕其周围。显然,饕餮神兽在天上,从云层里探出头,俯看人间。它的身体则藏在云里,不知是否有蛇身或龙身,但是如果在饕餮脑袋后面续上龙身,那就与后来的标准龙相差不远了。所以,我认为,在狼图腾和龙图腾之间可能还有一个饕餮图腾的过渡阶段。饕餮既有狼的性格,又有后来龙的狰狞面目。

兽面纹所指称的神兽的真正名称与原型早已沉埋在不可复现的年代之中,后人因其面相凶恶、神秘、恐怖,有些又口含人首,故赐名为饕餮。饕餮原是《左传》中用来形容贪财贪食之不仁不义者。近世学者已指出把兽面纹命名为吃人的饕餮纯是牵强附会,有悖于商周的社会文化状况。

因为面相凶猛恐怖,又行饕餮恶名,此兽在中国文化与艺术演变中的踪迹几乎无从寻觅。西周中期,盛行了几百年的动物纹饰突然退出了青铜器装饰主纹的领域。但是,与饕餮纹同时出现在青铜器上的几种动物纹样,如龙、虎、凤、龟等,在以后的文化演变中,都大量出现在官方与民间,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具盛名的吉祥物、艺术表现源源不绝的主题。特别是龙,在青铜器时代,多数也都拥有与饕餮纹相同的凶恶面孔。若论神秘、威武和地位,龙在青铜时代远逊于饕餮。然而,龙后来却登上了中国文化与政治象征的最高宝座,“饕餮”这一青铜时代的至尊,踪影难寻了。

饕餮纹到底指称什么?历来争论纷纭,迄今尚无定论。有说是牛、羊、虎、鹿、山魈……。在这诸说中,饕餮为虎说声音最响。许多从事原始文化与艺术研究的学者认为,饕餮纹是虎纹的夸张、变形。在古代,虎亦为很重要的通天神兽,巫师乘虎的造型在后世文物中多有出现。而在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在“龙凤”崇拜之前,曾有过一个相当长的龙虎崇拜的阶段,龙虎斗图案造型在东周至西汉时代大为盛行,其中尤以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龙虎相斗图最为精美,气势不凡。古人认为虎为阳兽,“云从龙,风从虎。”龙虎相斗表示阴阳交合。在汉代,苍龙、白虎、朱雀、玄武表示天文中东、西、南、北四官。至少,在中国历史早期,虎的地位不在龙之下。然而,古籍中对虎的神通的描绘显然难与饕餮在青铜器上的显赫地位相比。

中国的四大猛兽是什么?

饕餮(tāo tiè),混沌,梼杌(táo wù)和穷奇,每一个家伙都是赫赫有名。

森林四大猛兽?

四大猛兽

浑沌 是古代的凶神

穷奇 是中国传说中抑善扬恶的恶神

梼杌 táowù 原本只指恶人,死后演化成上古著名的魔兽

饕餮 tāotiè 《神异经·西荒经》中有云“饕餮,兽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

山海经最可怕的10种怪物?

一、饕餮

传说中是龙的第九子,据《山海经.北次二经》记载:“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pao xiao),是食人”。此处的狍鸮,就是饕餮。《左传.注》记载:“贪财为饕,贪食为餮”。《史记.五帝本纪》有云:“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因此,饕餮是贪欲的象征,常用来形容贪婪、贪食之人。

《山海经》中的饕餮,异常残暴凶猛,主要以人为食,食之不饱,就以天下万物入口,可见其贪婪。

二、chi

蠪侄是《山海经·东山经》中的一种异兽,其长相异非常可怕,它是一个长着九条尾巴,九个头的怪兽,它的哭声如同婴儿,平时就是靠声音来博取人的同情,继而把人吃掉。

三、朱厌

朱厌,出自《山海经·西山经》,又叫朱猿,是上古时期的一种凶兽,它毛发干净,身形与猿猴一般无二,头白脚红,传闻这种凶兽一出现,就会引发战乱,所以它是“兵燹(xian)的征兆。

四、天狗

天狗在古代出现的频率较高,它是民间传说中的一种动物,最早记载于《山海经·西山经》,书中记载天狗于浑浊之水而出,样子像猫而头却是白色,它会发出像“榴榴”一样的叫声,人们如果饲养它,可以驱邪避煞。

民间还有一个关于天狗的传说:天狗喜食小儿,古时男女成婚,都要选择良辰吉日,以免冲撞天狗,若是冲犯了天狗,重则生下的孩子容易夭折,轻则妇女不能有孕。因此,在我国的北方,还有人供奉仙人,这个仙人手持弹弓,作射击状,寓意用弹弓射杀天狗,以保安康。

五、狰

根据山海经的描述,狰居住在一座名叫章莪的山上,满山枯草荒木,周围玉石环绕。它的叫声就像山中大石崩裂一样震天响,因而无人敢靠近。狰的毛色绯红,外貌跟豹子无二,它有五条尾巴,头上还长了一只独角,它的嘴巴很大,一张一合之间,就吃掉整个人头,十分可怕,除了食人之外,老虎狮子也是它的盘中餐。

六、蛊雕

蛊雕出自《山海经·南山经》,乃是一只似鸟非鸟的怪兽,它身形似豹,样子像鸟,但头上长角,叫声像婴儿啼哭,以人为食,嘴巴巨大,一次可吞食一人。

七、蜚

蜚是古代神话中最凶猛的怪兽之一,它是上古时期的灾难之兽,亦称灾兽。《山海经》中记载它的外形像牛,头部为白色,尾巴像蛇且只有一只眼睛,它走进水里,水立刻干涸见底;走到草丛里,草就会干枯而死。但凡只要是它出现的地方,必有大灾,因而人们都很惧怕此兽。

八、狻猊(suan ni)

传说中龙生九子,狻猊排第五,狻猊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的《穆天子传》中,曰:“名兽使足走千里,狻猊走五百里。”晋郭璞注曰:“狻猊,狮子,亦食虎豹。”

传说狻猊外形与狮子相似,平日里以虎豹为食,喜静不喜动,吃饱就睡,兽群都以它为尊,它饥饿的时候,有动物自行走到它面前,供其进食。此外,它还喜欢烟火,所以民间的香炉上都有它的图腾。

九、蛟龙

蛟龙又名蛟,它并非真龙,而是由龙和鱼、蛇等水族生物进化而来的。关于它的来历和形状,古典文献中说法不一,有说“龙无角曰蛟”,也有说“有鳞曰蛟”《墨客挥犀》中,对蛟的外貌特征描述得更为具体:“蛟之状如蛇,其首如虎,长者至数丈,多居于溪潭石穴下,声如牛鸣。倘蛟看见岸边或溪谷之行人,即以口中之腥涎绕之,使人坠水,即于腋下吮其血,直至血尽方止。岸人和舟人常遭其患。”《山海经·中山经》记载:“又东五十五里 ,曰宣山。沦水出焉,东南流注于视水,其中多蛟。其上有桑焉,大五十尺,其枝四衢,其叶大尺余,赤理黄华青柎,名曰帝女之”

蛇千年为蟒、蟒千年为蚺、蚺千年为蛟龙、蛟龙千年为应龙。蛟作恶多端,相传它得水即能兴云起雾,呼风唤雨,还能使洪水泛滥,生灵涂炭。

十、穷奇

据说穷奇乃是西方天帝少昊的后代,性情凶狠残暴,不辨是非,喜欢听信流言蜚语。《山海经.海内北经》里说它:“穷奇壮如虎,有翼。”唐朝《史记正义》说其“知人言语,闻人斗辄食直者,闻人忠信辄食其鼻,闻人恶逆不善辄杀兽往馈之,名曰穷奇。”